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鄧清波:從“一中各表”到“一中各治”

http://www.CRNTT.com   2010-10-27 12:03:13  


資料圖片:2008年5月2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迎賓廳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和他率領的中國國民黨大陸訪問團全體成員。李舸攝影報道
  中評社北京10月27日訊/大陸學者鄧清波今撰文《從“一中各表”到“一中各治”》表示,相對於“一中各表”,“一中各治”更符合“九二共識”的精神,或者說是對這一精神的合乎邏輯的發展,更易於為大陸接受,也滿足了台灣的要求……兩岸在“一中各治”的基礎上,一方面共同維護國家的統一,一方面平等互利地交往,一方面還可以展開治理水平比賽,有利於兩岸爭取足夠長的和平發展時間,為子孫後代做出正確選擇創造條件。該文詳細內容如下:

  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呼籲馬英九應根據《憲法增修條文》前言,“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有必要恢復“國家統一委員會”的運作,以深化兩岸政治互信,維護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原則;也作為反對台獨分裂活動,凝聚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認同需要。

  本以為國民黨馬英九執政後,“一個中國”原則已經不成為海峽兩岸間的問題。然而,當前馬英九和台灣當局實際上不願意再提國統綱領,也不願意再提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甚至連“一中各表”都不情願說,而改以更加模糊的“九二共識”,由此不免引起許多馬英九當局是否在推動“獨台”路線的疑慮,就連宋楚瑜也公開表示:他對馬政府執政團隊最有意見也最憂慮的,是“去一中化”,馬政府從來不敢把“一個中國原則”大膽講出來。

  事實上,馬英九及其政府如果基於選舉考量,對於宣示“一個中國原則”等有顧慮,那麼,只要有誠意,就不會少智慧。比如,“一中各表”為大陸難以正式承認,那麼,“一中各治”就是馬英九及其政府可以放心接受的表述方式。這既可表達大陸想要的“一中原則”,又可以充分打消島內的許多疑慮。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