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解讀女中學生援交賣淫案

http://www.CRNTT.com   2011-11-08 10:59:56  


 
法律建設外,從一些已有的研究中也有可借鑒的 
 
  學校、家庭、社會三個層面確實都有責任和可改進的

  不少港台學者的研究都發現,去“援交”的學生普遍成績低落、沒有成就感,甚至很自卑。他們容易從學校中“逃避”。而在一些研究中也發現,成績不好的孩子更認同“援交”。這是因為在中國學校中,成績幾乎等於青少年的臉面,也是評價一個學生的重要因素。所以相關研究學者也呼籲師長、學校不要歧視差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多給予他們肯定。

  在“援交”問題上,家庭教育也必不可少,有的少女是因為缺失家庭的關愛,有的則出於對家長的逆反心理。有新聞稱,香港一半向社會機構求援的“援交”個案都是家境很不錯的女孩,她們的父母並非不管孩子,反而是因為太專制,讓孩子很逆反。因此,好的父母應該抽出時間來傾聽子女的心事,和他們交流,但是又不能專制。

  而從社會層面來看,這當然和一個社會的風氣有關,倘若在一個拜金的社會,青少年也容易變得物欲橫流,在學校得不到肯定的青少年,更容易通過別的渠道來得到名牌或者物質上的滿足,從而形成一種“自我認同”或者“自我肯定”。
 
  這也和中學生從兒童到成人轉變時期的獨特心理狀態有關

  中學生每天有大量的時間都在學校,彼此呆在一起,形成一個“小社會”。事實上這些中學生們處於一個過渡時期,他們既渴望脫離兒童,從兒童中成長,又和成人的圈子有隔閡。在這樣的一個過渡期,他們有自己的文化、價值觀,研究學者將這稱為“青少年亞文化”。在這樣的一個時期,對他們直接影響最大的不是父母,也不是老師,也不是社會,而是同齡人。所以,同齡人之間很容易“傳染”。許多案例都呈現出了這點,本次上海的案例也是三位少女在初次“援交”之後再介紹別的女孩參與。

  許多研究者都認為,港台不少參與“援交”的青少年都有一種價值觀,即他們認為“援交”體現了他們對身體的自由支配,是自主權利的體現。而不少青少年都覺得“援交”和賣淫不同,這是份“兼職”而不是“工作”,他們也可以選擇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和誰進行交易,甚至可以選擇“長得好看”的人。所以,這也是一種“傳染的價值觀”。問題在於,很多“援交”最後都伴隨著強迫或者性暴力,這就沒有自由可言。並且,先不論性具不具備商品屬性,很大一部分從心理到生理都不夠成熟的未成年人在“自願”“援交”之後,會出現很嚴重的生理、心理問題。成年人能夠理性思考,需要對自己的行為負上全責,但是未成年人並不具備這樣的完全能力。

  因此,打破這種同齡人之間的、小圈子裡的傳染很重要,而這又需要多方面的努力,真正的青少年公益組織的建設會有助於這一點。
 
  價值觀構建而外,適當的性教育確實必要

  韓寒一句給未來女兒的忠告前段時間很轟動,他說,會告誡女兒“帶好安全套”。這並非危言聳聽。2010年發布的《中國青少年生殖健康可及性調查報告》是中國第一份全面的大型的關於青少年性健康的調查報告,受訪者面很廣,結果發現,我國15歲—19歲的少女中,8%的女孩有過性經歷,而她們的避孕知識、防艾知識都很差,其中,更是有17%的人曾經懷孕,5.9%的人多次懷孕。一些都市報也報道過,一到寒暑假,在醫院中打胎的一半左右都是少女。也有人擔心性安全的教育會不會讓孩子們覺得大人是在鼓勵性行為。其實,通過本案就可以看到,現在的孩子接收到性信息的途徑很廣泛,問題是這些信息是否正確。與其遮遮掩掩,不如給個可信的答案。

  中國政法大學青少年犯罪與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皮藝軍教授就認為,“性是一種權利,天生而有之,但是我們的父母和老師卻從來不引導,只知道視其為洪水猛獸。孩子們只能自己去探索,而她們在探索過程中,發現性居然是一種商品,可以買賣,而且價格不菲,為了滿足購買衣服或者奢侈品的欲望,她們便開始這種盲目的性開放。”確實,就港台地區的調查來看,“好奇”是許多未成年人第一次選擇“援交”的主要原因之一。

  希望這些女孩們在面臨法律法規的懲罰之餘,能夠得到恰當的心理輔導,畢竟,她們的人生還很長。(來源:2011-11-08 騰訊評論今日話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