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陳志武:中國大學為何一有錢就蓋新樓

http://www.CRNTT.com   2011-11-23 14:25:26  


耶魯大學金融教授陳志武(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11月23日訊/當教育官員、大學領導的任免由上級決定,而他們的上級又不是這些大學的直接或間接受眾時,各大學“跑部錢進”得來的教育經費如何花才對大學領導自己最有利?耶魯大學金融教授陳志武日前撰文“中國大學為何一有錢就蓋新樓”: 
 
  當教育官員、大學領導的任免由上級決定,而他們的上級又不是這些大學的直接或間接受眾時,各大學“跑部錢進”得來的教育經費如何花才對大學領導自己最有利?

  對任何國家來說,未來核心競爭力是源自人力資本,特別是創新、創業人力資本,而大學是人力資本的培育基地。可是,這些年一談重視大學教育、科研和培養世界一流大學,一般是大學經費增加,隨後是各大學大興土木,教學與科研卻很少改善。

  為什麼中國大學喜歡把經費首先用於蓋新樓,而不是真正用來提升科研?差大學更應把資金用於辦學,可越差的大學越喜歡有錢就蓋新樓!

  政府出錢,卻難以判斷教育質量好壞

  除少數情況外,中國的大學都是政府出錢辦的,北大、清華、人大、複旦都如此。政府補貼,特別是在大學科研上的投入,仍是大學經費的主要來源。大學體系裡,付錢辦學的、提供教育的和受教育的在本質上仍是三個不同方。具體講,決定給北大多少經費的是教育部、財政部、發改委官員,不是北大學生、家長和校友。

  北大學生、家長和校友是北大教育的最直接受益者,他們當然比一般群體更知道北大教育是否值得,作為顧客,他們比別人更能評估北大的教育績效。但掌握大學資源配置權的不是這些“消費者”,而是政府官員。這些官員和受教育者間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大學所在地離教育部、省教育廳的地理距離越遠,或一個大學在這些政府部門裡越沒有校友和親朋好友,這種信息不對稱就越嚴重。於是,哪個大學在教育部裡做官的校友越多,該大學得到的資金配置相對越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