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香港內地關係透視

http://www.CRNTT.com   2012-02-24 09:25:02  


 
香港人很Nice,謝謝你

  在汹湧的罵戰背後,兩地更多人努力地發出冷靜的聲音。在新快報記者的採訪過程中,許多雙非媽媽覺得在香港感受到更多的是接納和幫助。

  在港生媽媽交流群裡,一位媽媽在群裡說:“香港人挺Nice的。”

  一位自稱“中國公民”的網友,於2月9日在香港的《太陽報》刊登了一則“謝謝”廣告來回應2月1日香港網友的“蝗蟲”廣告。

  “謝謝”廣告直接打出:“香港人,謝謝你”的主題,回應“香港人,忍夠了”的“蝗蟲”廣告。

  廣告的內容為:“香港人,謝謝你。兩地同文同種,都是龍的傳人。因為明白你們所做的貢獻,所以歡迎你們來深圳生活;因為明白你們心存大愛,所以感謝你們每一次捐款;因為明白你們愛這民族,所以期待你與我們並肩前行。因為了解你們用的是繁體字,所以下面也用繁體字;‘來深圳仍尊重你的習慣,要不是香港我們會更艱難。強烈要求公民能互相尊重並自我約束,媒體要彌合兩地歧異而不是誇大地域矛盾!’”

  登廣告的這名深圳網友解釋說:“因為看到香港反內地的‘蝗蟲’廣告後,想盡快回應,就自己出錢,花了10萬元左右。”

  他說:“我想最根本的原因我想對香港市民說的一句話,我們就是你們,你們就是我們。(我)總體希望通過這份廣告表達一份善意,一份普通內地公民對香港市民的善意,希望能起到化解雙方的戾氣,重新回到理性寬容的道路上來。”

應盡快增加醫療資源

  2011年,3萬多赴港生子的家庭,給香港帶來接近40億的收入,他們都是得到香港政府認可的雙非兒童。

  即使在汹湧的民意反對聲中,香港入境處表示會加大巡查力度,增派人手在各管制站加強對所有非本地孕婦的入境檢查。但是這一措施也只是針對沒有預約確認書的非本地孕婦有效。

  香港大公報港聞部副主任呂少群告訴新快報記者:“以前內地孕婦沒來的時候,香港的醫療資源完全能夠滿足本地孕婦的需求。現在香港政府定出名額讓內地孕婦來港生子,收取了費用,香港政府把香港戶籍當成商品來賣,完全商業化。香港政府就應該相應地增加醫療資源。但是政府收了錢卻沒有在這方面有所投入,醫療資源沒有增加,導致醫療資源緊張,這是香港政府的錯。”

  從這一點來看,即使入境處再如何努力地將那1100例衝關生子的內地孕婦攔下,他們也只占香港總出生嬰兒的1%,占全部雙非嬰兒的3%,對問題的解決幾乎沒有實質性幫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