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一國兩區”是馬英九未來四年護身符

http://www.CRNTT.com   2012-06-01 08:44:24  


  中評社北京6月1日訊/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登載富權的評論文章《“一國兩區”是馬英九未來四年護身符》,內容如下: 

  馬英九昨日上午在接見“二零一二年亞洲法治研討會—各國法制現況”與會學者,談到兩岸關係時指出,依據《中華民國憲法》,把兩岸關係定位成“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讓雙方在“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的基礎上,推動兩岸交流,這也是過去二十年來,跟大陸達成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是互為表里的理論。

  馬英九的這番話,其實只不過是將其在“五‧二零”就職儀式上的演講中,有關“國家定位”及兩岸關係政策的內容,重覆一次,並沒有甚麼新的創建。但倘將之與國台辦發言楊毅前日的談話內容掛聯起來,則可發現,馬英九認為他的“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論述,已經“過關”,因而可以理直氣壯、大張旗鼓地表述,並作為其未來四年的護身符。

  實際上,與馬英九四年前的“五二零”就職演講發表後兩天,當時的國台辦主任陳雲林就迅速作出了正面回應相比,今次馬英九的“五二零”就職演講發表後,北京方面一直保持沉默,一連多天仍未作回應,是使到馬團隊有點緊張的。他們擔心北京將會以過往一聽到“中華民國”就直跳腳的慣常反應,不滿馬英九的“一個中華民國 、兩個地區”定位,及未對進行兩岸政治對話、洽簽兩岸和平協議表態,更未正面回應胡錦濤今年三月間在會見吳伯雄時所說的“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據此間耳語傳說,馬英九勝選獲得連任後,北京一直有透過民間人士傳話,希望馬英九能在其就職演講中寫上“兩岸同屬一中”),而引致北京高度不滿,因而就遲遲未作回應,以刻意的冷淡反應來表達不滿態度的;因而進一步擔心在未來四年內,再也難以獲得兩岸關係紅利,不會再有過去四年那樣,“台北伸手要五毫,北京甩手給一元”的光景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