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官方文學雜誌出“野雞刊” 一月斂財百萬

http://www.CRNTT.com   2012-06-25 12:23:46  


左為純文學雜志《大家》,右為其“野雞版”。二者裝幀極為相似,但內容相去甚遠。(中國青年報記者 王夢婕攝)
  中評社北京6月25日訊/“雲南人民出版社主辦的大型文學期刊,90年代文學轉型期最具影響力的純文學雜誌,唯一與《收獲》一道兩摘‘魯迅獎’的國家核心中文期刊,中國文學第一大獎‘大家.紅河’文學獎主辦單位……”

  頂著這一串光環的,是一本名為《大家》的著名文學雜誌,阿來、池莉、於堅等作家均為其撰稿。但中國青年報記者近日發現,該雜誌居然存在一個“野雞版”:

  “同一個刊號、刊名、類似裝幀,一本是高端文學,我這本是‘雜貨鋪’!”浙江某職業技術學校教師沈欣(化名),指著手裡的《大家》苦笑著反問,“還是同一個編輯部編的,這雜誌社也太有想象力了吧?”

  中國青年報記者隨即展開調查。據推算,該“野雞刊”每年為雜誌社斂財,不會少於2000萬元。

核心期刊“野雞版”?

  今年3月,在花了5800元版面費後,沈欣終於拿到了夢中的《大家》雜誌。

  雜誌上,有她一篇小論文,3000餘字。與汽車維修、IT教育、裝飾藝術等種類繁多的近300篇論文擠在一起,“密密麻麻地擠了463頁”。

  但這個《大家》,跟她想象中完全不同。

  據中國知網(中國知網是國內知名的學術期刊電子數據庫——記者注)、國家圖書館等機構收錄的名單介紹,《大家》雜誌是純文學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53-1108/I,由雲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主管,雲南人民出版社主辦,“官方”色彩濃厚。

  北大出版社2008年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顯示,《大家》屬於中國文學作品類核心期刊。《總覽》對它的介紹是:“大型綜合性文學期刊。主要刊載反映現實生活、有濃厚時代氣息和現代意識的中短篇小說精品,兼及詩歌、散文、文學評論等。”

  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阿來的散文《德格:湖山之間,故事流傳》、羅偉章的長篇小說《太陽底下》、武歆的中篇小說《米脂的黃昏》……點開該雜誌社的官方博客,中國青年報記者看到,《大家》每期約200頁,在上面發表文章的,多為文學名家。

  “中文核心期刊,還帶‘官字頭’背景,文章水平也高,挺靠譜的。”這些因素,讓急於找地方發論文的沈欣動了心。

  沈欣所在的學校,每3年就有發表兩篇論文的任務。其中1篇,必須發表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下屬於二級目錄的雜誌上。儘管版面費“高出別人近一倍”,但她最終還是屬意《大家》。

  但沈欣拿到的《大家》,卻是一本旬刊,封面寫有2012.3(下)字樣,光目錄就占了9頁,“厚度已經不像一本雜誌了”。

  記者從沈欣提供的其中一期這樣的《大家》上看到,其上論文多以“淺析”、“初探”等為題,平均篇幅不超過1頁半,內容卻包羅萬象:《寧夏回族女作家馬金蓮訪談》、《淺談現代標誌設計新趨勢》、《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淺析》、《如何加強商業體育健身俱樂部的組織管理工作》、《英語詞匯教學新理念》、《“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樣式的優化》……這些小論文,被“雕龍學札”、“大家藝術”、“大家百科”、“百戲競技”、“今日語言學”、“育人千秋”、“商企大道”等欄目收入麾下,各居其位。

  “這肯定不是能當選核心期刊的《大家》。”沈欣肯定地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

  但她不確定的是:“到底是我被中介騙了,還是《大家》另有一本‘野雞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