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自殺免責書”把大學閹割成古代梨園

http://www.CRNTT.com   2013-09-17 14:49:35  


 
  其實,大學生自殺是一種世界現象。日本有十分之一的學生“真心想死”;韓國七成大學生曾經想自殺,有3.4%的人實施過自殺;新加坡青年自殺率同比增長29%。美國和英國的大學生自殺身亡數量,也在急劇上升,以至於很多大學在入學前先檢測學生的心理健康因素。

  東莞理工是有著數萬學生的超大規模院校,即便按照最低自殺率,校長教師恐怕也都睡不踏實,生怕一睜眼就有生命逝去的噩耗。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東莞理工感覺無能為力,所以採取了消極的措施,要求學生簽訂自殺免責書。這是一種掩耳盜鈴的做法,對學生、家長、學校和社會都不負責,就像是力有未逮之後滿地打滾的耍賴行為。學校與學生之間無形的契約一旦被打破了,就會喪失所有人的信任。

  毋庸置疑,大學生之所以“想不開”,原因有很多,例如生活環境的改變,遠離家庭的生活挑戰,教育越來越貴的經濟支出,就業不容樂觀的恐慌等。學校也因為巨大學生數量帶來的壓力,變相降低了應給與的學生福利,就像各校都有的心理咨詢室一樣,面對數萬人的需求它就是擺設。低質量的求學環境,加劇了學生的絕望,以至於四六級考試等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能成為自殺的誘因,可憐哉,可悲哉。

  更重要的是,學校收取各種費用時以管理者身份出現,利用半軍事化的管理降低學校運行成本,這樣才能勉強維持教學秩序和校園安全。這是一輛勉強維持平衡的馬車,學校從哪一方面抽身事外,哪一方面的情況就急劇惡化,要求學生簽自殺免責書,反而會因此導致自殺人數增多,勿謂言之不預也。

  若想破解自殺慘劇,最有效的辦法不是學校要求學生簽訂自殺免責書,而是放權允許大學生進行校園自治。諾大的校園里,數萬大學生不能無條件地跟著學校的指揮棒走,應該自我組織起來,利用不同的社團關注大學生自殺現象,關注校園安全,並且通過和學校博弈,成為參與學校管理的獨立力量。唯有如此,學校才不敢拿學生生命開玩笑,學校管理、教學秩序、校園安全才能真正步入正軌。

  現代大學不是古代梨園,學生不需要依附於學校,雙方攜手能減少自殺,此刻誰也不應做“逃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