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異地伴讀:焦躁的中國現代孟母

http://www.CRNTT.com   2014-10-30 12:41:48  


 
“坑班”擇校通道
 
  “我們現在還年輕,而且我們覺得錢花在前期的教育投資上,比以後為了孩子上大學、找工作花錢,會更值。”王永華向時代周報記者如此解釋自己送子異地求學的想法和動機。
 
  當下中國,教育投資的觀念已經從大城市深入到小城鎮和農村。王永華和妻子都是教師,對下一代教育的重視,那是不用說的。
 
  “一年前我帶著兒子在長沙岳麓區游玩,兒子看到那裡的學校很喜歡,提出想去裡面念書。” 王永華回憶。與許多70後、80後父母一樣,王永華和妻子也早已適應了與下一代之間更為平等的交流方式。因此他認為,將孩子送出去念書,也是對孩子意願的尊重。
 
  而非本地生想要進入當地好的中學,唯一的途徑便是報名“坑班”。

  “坑班”也叫“占坑班”,是在大中城市勃興的“名校通道”,即一些公辦學校自辦或與社會培訓機構合辦的“培訓班”,從中選拔優秀小學生。進入這樣的培訓班,意味著在重點學校預約了一個位置,所以叫“占坑”。熟悉中小學升學體系的王永華解釋,“坑班”可以說是在“就近入學”的九年制義務教育政策下,市場生出的學生擇校、學校擇生的“旁門左道”。
 
  王永華花1520元在長沙市給兒子報了一個為期15天的“坑班”。通常“坑班”會跟多所中學有聯繫,學生根據自身能力選擇報考合適的中學。王永華的兒子前後參加了兩次、每次收費300元的考試,第二次如願考上了長沙市的長郡梅溪湖中學。
 
  長郡梅溪湖中學是一所2012年新開辦的學校,是近年里由當地百年名校長郡中學擴展而來的“長郡教育集團”旗下學校之一。
 
  由於兒子是憑考試成績被錄取的,王永華只用向學校繳納每學期700元的住宿費,就可以讓兒子接受在他看來“比縣城中學先進了10年”的教育。為了同樣的機會,王永華身邊一些朋友,每年需支付2萬多元的學費,把成績不佳的孩子送入長郡教育集團下的其他學校。
 
  在王永華的孩子就讀的班級里,“絕大部分是外地生,來自不同的縣、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