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自殺免責書”把大學閹割成古代梨園

http://www.CRNTT.com   2013-09-17 14:49:35  


漫畫:趙順清
  中評社北京9月17日訊/9月15日,廣東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5000多名新生報到。他們進入校園的第一件事就是和校方簽訂《學生管理與學生自律協議書》,協議書第三章第二十七條共列舉了5種由學生承擔責任的情況,其中包括“學生本人對自殺、自傷引起的後果承擔責任。”對此,中國網日前登載趙查理的文章《自殺免責書”把大學閹割成古代梨園》指出,學校只想著如何免責,而非盡力干預自殺事件,如此自私的做法說明學校管理制度的愚蠢,讓家長、學生和社會尤其感到心寒。因為從情、理、法各方面較真,學校都推卸不了自己的責任。

自殺免責書”把大學閹割成古代梨園

  9月15日,廣東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5000多名新生報到。他們進入校園的第一件事就是和校方簽訂《學生管理與學生自律協議書》,協議書第三章第二十七條共列舉了5種由學生承擔責任的情況,其中包括“學生本人對自殺、自傷引起的後果承擔責任。”(南方日報 9月16日)

  想上大學得先簽訂一份自殺免責書,這樣的規定在三綱五常時代出現過。梨園拜師時學生先簽訂賣身的“關書”,如果學生在學藝期間遭遇天災人禍、車軋馬踏、投河覓井、懸梁自盡,按照“關書”規定聽天由命,和師傅以及梨園社團不相幹。這種不尊重學生生命和尊嚴的陋習,隨著社會進步早丟進了歷史垃圾堆,沒想到90後竟然會目睹其魅影重現。

  東莞理工此種冷漠推卸責任的做法,讓家長、學生和社會尤其感到心寒。雖然大學生意外事故不可避免,可仍應最大程度布置預防,如果學校把要求學生簽自殺免責書的努力用到預防自殺上,也許就能挽救不少花朵一樣的青春生命。可是,學校只想著如何免責,而非盡力干預自殺事件,如此自私的做法說明學校管理制度的愚蠢,因為從情、理、法各方面較真,學校都推卸不了自己的責任。

  學校病急亂投醫的無措,其來有自。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大學校園已然成為這樣的矛盾體。每天總能看到大學生非正常死亡的新聞,這種直觀印象得到調查數據的支撐。關於大學生自殺念頭,調查數據因樣本不同最低為25%,最高達40%。東莞理工體育系官網在去年“大學生心理健康日”發文,專家表示大學生自殺率在十萬分之二到十萬分之四。《2009年上海高校大學生安全情況通報》發布稱,當年因自殺等非正常死亡占上海高校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的80%。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