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中國如何避免“官員不作為”現象

http://www.CRNTT.com   2014-11-11 11:23:48  


 
合適的獎勵人才機制

  其一是要改變官員的收入結構。中國公務員的基本工資和其額外的收入不成比例。中國是唯一公務員的各種補貼遠遠高於基本工資的國家。舉大學為例,大部分教員,尤其是年輕教員的基本工資,只占其年收入的30%甚至更少。這就要求教員通過各種方式去創收,例如申請項目、寫賺錢的文章或做演講,甚至從商。這個過程中,沒有人知道滋生了多少的腐敗。教育界的專業主義精神也消失得無影無蹤。對很多教員來說,教書培養人、從事科研是副業,而到處賺錢則成了主業。官員也一樣,權力尋租是主業。世界上各國公務員的基本工資是主體,甚至是全部的收入。中國如果能夠調整工資結構,國家所花的錢總數差不多,但效果完全不一樣,可以讓公務員安心工作,教員安心教書培養人才。

  其二是高薪養廉問題。公務員的工資水平還是偏低,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高薪養廉還是需要的。公務員加薪會遇到社會壓力。但一旦出現無效無能的政府,社會壓力會更大,使得政府和社會進入惡性互動。通過高薪養廉塑造有效政府,為社會提供有效服務,滿足社會需要,就可以在政府和社會之間實現良性互動。

  第三是政府的人才問題。在發達國家,往往是一流人才做企業,二流人才做政治。但是在後發展中國家,往往要吸引一些一流人才做政治,因為高效政府是趕上發達國家的有效途徑。這裡就有一個政府與企業界競爭人才的問題。新加坡的官員高薪制度不僅僅是為了養廉,也是為了和企業界競爭人才。人們經常講經濟競爭力,實際上也要講政府的競爭力問題。現在世界各國政府都是治理能力低下,主要是政府問題,而非經濟問題。一個國家出現了嚴峻的經濟問題,要走出困境還需要有一個有效政府。

  總體來說,通過三中和四中全會,中國改革的頂層設計已經到位。但如果解決不了官員不作為的問題,頂層設計就會變成空中樓閣。如果改革方案實行不下去,不能為社會提供實在的改革成果,社會對改革和政府的不信任會降得更低,政府的壓力也會更大。可以說,改革方案能否實施下去,也是一場輸不起的戰爭。“重在執行”,已經成為中國改革的硬道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