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緬經貿合作該向何處去?

http://www.CRNTT.com   2014-12-09 11:05:48  


圖:密鬆水電站規劃
 
  在民眾和非政府組織發動抗議浪潮的背後,幾大外國勢力若隱若現。日本曾在今年3月底宣布,將無償援助緬甸78億日元幫助修建鐵路等設施,當時正在該國訪問的外務大臣岸田文雄毫不諱言此舉旨在牽制中國。美國一向都是昂山素季及緬甸主要反對黨全國民主聯盟(民盟)的最大支持者,民盟曾多次批評抗議中國公司在當地施工,美國也樂於借此遏制中國在緬甸的影響力。印度在緬甸有著巨大的利益,也曾收容了流亡的昂山素季一家,該國不願意看到中國在緬甸影響力的擴大,更不願意中國借助中緬鐵路和皎漂港進入印度洋。此外,新加坡也感受到了中緬鐵路對於馬六甲海峽地位的威脅,目前該國企業正在充當皎漂經濟特區的顧問,大可利用這一便利條件影響緬方的決策。

  除民眾反對和外國勢力干預外,中國企業自身的缺陷也是導致中緬鐵路項目擱淺的重要原因。過去,中國企業在緬甸以粗放式經營為主,不注重環境保護,很少雇傭當地人,沒有照顧到民眾的切身利益,因而給人留下了較為負面的印象。特別是在修建中緬油氣管道的過程中,徵地環節存在重大疏漏,又沒有進行權威的環保測評,因而遭到了民眾強烈的反對。儘管最終完工,但沿線部分地區對於中國企業的評價已趨於極端負面,如今要在同一地區建設中緬鐵路幾乎就不可能。此外,雖然近年來中國企業投資緬甸時開始注重社會效益,中國政府也加大了對該國的援助力度,但中國人習慣只做不說,而援助又偏向於重大工程,多數民眾很難感受到帶來的好處,因而這些措施的效果並未顯現。

  重大項目受挫並非個案

  皎漂-昆明鐵路項目擱淺並非是中國在緬甸的重大投資項目首次受挫。此前,密鬆水電站、萊比塘銅礦和中緬油氣管道三大“千億項目”也都經歷了類似的狀況。除上文提到過的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外,密鬆水電站的建設被無限期擱置,而萊比塘銅礦也經歷了兩次停工。

  2009年,中方同緬甸軍政府簽署了《關於合作開發緬甸水電資源的框架協議》,將緬甸伊洛瓦底江上游水電項目納入兩國戰略合作範圍。隨後,中電投同緬甸電力部、緬甸亞洲世界公司合資成立了水電開發公司,計劃在伊洛瓦底江克欽邦段興建7座梯級電站。密鬆水電站是其中最大的一座,裝機容量600萬千瓦,計劃投資36億美元,於2009年 12月率先動工。然而,就在施工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時,2011年9月30日,緬甸新政府突然以民意為由叫停了項目。中電投方面損失慘重,70億人民幣的前期投資基本打了水漂,同時公司還要面臨供應商、施工單位等有關合同方的巨額違約索賠。

  從表面上看,緬甸反對派和國際非政府組織的負面宣傳和鼓動是導致密鬆水電站停建的主要原因。他們的主要觀點是:一、水壩的建設會截斷河流,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水流量,導致伊洛瓦底江下游三角洲的海水倒灌。二、庫區居民將因此失去土地和生計,很難得到較好的安置和補償;水庫還會淹沒具有豐富歷史文化意義的地區,破壞當地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三、克欽地區位於地質斷層上,容易發生地震;一旦大壩在地震中垮塌,將引發重大災難。四、密鬆水電站項目缺乏公眾參與,信息不公開、不透明,而且發出的電絕大多數輸出到中國,當地民眾很難受益。五、緬甸政府軍可能會以保護水庫安全為名進駐該地區,發動對少數民族地方武裝的進攻,同時還會帶來強制拆遷、沒收土地、強迫勞動以及性暴力等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