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中國意識形態的回歸及其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15-02-19 09:52:13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所所長鄭永年
  中評社北京2月19日訊/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所所長鄭永年日前在聯合早報撰文《中國意識形態的回歸及其影響》指出,意識形態的任何變化,成為國內外觀察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風向標。如果意識形態的爭論處理不好,這個領域有可能成為出現“顛覆性錯誤”的領域。
 
  意識形態回歸成為中國社會近來發展的顯著趨勢。在一定程度上說,左、右派之間正在經歷一場如某些觀察家所說的意識形態“內戰”。這個趨勢值得重視。在中國的政治環境中,意識形態是最容易影響改革發展方向的要素。意識形態的爭論不僅僅是政治理念的爭論,更不是學術問題,而是具有巨大的外部性,會對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等產生深刻而持久的影響。因此,意識形態的任何變化,成為國內外觀察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風向標。如果意識形態的爭論處理不好,這個領域有可能成為出現“顛覆性錯誤”的領域。
 
  改革開放以來,意識形態始終是中國最為敏感和艱難的領域。上世紀80年代,在一系列的重大政治經濟問題上,執政黨內部和社會糾纏於意識形態的爭論。影響最大的是要計劃經濟還是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是“姓資”(資本主義)還是“姓社”(社會主義)、開放政策是否會重複“租界”的爭論。儘管在很大程度上說,類似的爭論不可避免,也是科學決策所必須,但無休止的爭論,制約了執政黨及其政府的決策效率、社會的思想混亂。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同執政黨內部在意識形態問題上的模糊不清是有關聯的。
 
  這種情況直到1992年鄧小平南巡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概念為止。這個概念的確立,則要歸功於鄧小平的“不爭論”政策。鄧小平認為,市場是社會發展經濟的有效手段,資本主義可以用,社會主義也可以用。這樣就把原先具有高度意識形態含義的“市場”概念,轉化成為制度安排和手段工具概念。中國改革開放的突破口,就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個政策概念確立之後才取得的。這個概念具有高度的方向性,告訴人們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方向,為改革開放的各個利益相關者(無論是國內的還是海外的)提供了預期,為他們參與改革開放提供了巨大的動力機制。
 
  從鄧小平時代的實踐中,人們可以學到有關意識形態領域的三條極其寶貴的經驗教訓。第一,無休止地對意識形態問題的爭論,會造成執政黨決策的低效、體制內外思想的混亂、改革參與者的遲疑不決等弊端,對改革和發展都會產生阻礙作用。第二,要克服這種情況,僅僅管制和控制爭論遠遠不夠,更為重要的是執政黨要確立新的、能夠引導和推動改革和發展的意識形態。第三,要確立這種新的意識形態,一個有效的辦法就是把一些具有濃厚道德、宗教色彩、政治的意識形態,簡化成為具體的、用於解決所面臨問題的制度安排和手段工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