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分析|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東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設為首頁】【】【中評郵箱
時事專題

時事專題
布什訪華 期待有實質成果
  美國總統布什本月十九日到二十一日第三度訪問中國,期間與胡錦濤主席、溫家寶總理會晤,討論台海局勢、人民幣匯率、朝鮮半島核危機,以及兩國貿易問題等。布什此行能取得什麼成果,各方正翹首以待......
布什訪華前夕 中美智囊再辯“和平崛起” (2005-11-07 19:20:34)
  11月3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宣布美國總統布什將在出席韓國釜山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之後,從19日至21日對中國進行訪問,到訪期間布什將會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   根據美國白宮和國務院的消息,布什此行還將訪問韓國、日本和蒙古。美國國務卿賴斯屆時也將陪同訪問。 ...
專家:布什訪華重點在經濟貿易 (2005-11-07 07:55:30)
  中評社溫哥華11月6日電/ 美國總統布希11月中旬將前往亞洲展開他的外交之旅,除了到日本以及到韓國出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會議之外,還將前往中國和蒙古訪問。   據《美國之音》報道,布希總統預定在韓國釜山出席亞太經合會之後19日到北京和中國領導人進行會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在最近的新聞會上...
孔泉:布什訪華將晤胡錦濤溫家寶 (2005-11-03 19:51:53)
  中評社記者綜合報道╱外交部發言人孔泉3日在記者會上說,美國總統布什11月中旬訪華時,國家主席胡錦濤主席將與布什舉行會談,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也將會見布什總統。   據新華社報道,孔泉說,布什此次訪華將是他與胡錦濤主席的第五次會面。會談中,雙方會就雙邊關係和共同關心的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地交換...
美國總統布什將在19至21日訪華 (2005-11-03 16:21:55)
  中評社香港11月3日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今天宣布,美國總統布什將在11月19至21日訪問中國。   孔泉表示,在布什訪華期間,中美兩國領導人將就雙邊關係以及重要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
布什訪華前施壓 傳美逼人民幣再升值 (2005-10-29 12:56:56)
  中評社香港10月29日電╱人民幣匯價連創4日新高後,昨升至一美元兌8.0840元人民幣,高於周四的8.0862,為7月21日轉換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以來,人民幣兌美元首次漲破「8.11」之千分之三的上限,內地市場指與美元疲弱有關。      據《香港經濟日報》報道,另一方面,美國總統喬治布什...
熊玠:中日東海爭議問題大 布什訪華重點談甚麽 (2005-10-19 10:27:35)
  中評社香港10月19日電(記者 潘星薇 潘凱儀)紐約大學政治學系終身教授熊玠先生本月13日在香港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熊教授認為,中日東海爭端是資源之爭,近期有確切跡象顯示,日本在玩美國牌,對付中國。他又認為,人民幣升值、美國對華巨額貿易赤字和朝鮮半島危機,將是美國總統布什下月訪問中國時首要關注的...
快訊:白宮宣布美國總統布什下月訪華 (2005-10-17 21:50:10)
  中評快訊╱美國白宮發言人麥克萊倫宣布,總統布什將在11月18至19日到南韓釜山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首腦非正式峰會的機會,並順道訪問中國、日本、南韓和蒙古。
APEC後 布什擬十一月中訪問上海 (2005-10-04 11:15:49)
  中評社香港10月4日電╱美國官員透露,美國總統布什十一月二十日將抵達上海,對中國進行工作訪問,目前兩國官員還在磋商布什訪中行程。   鳳凰衛視引述美國官員指出,除了訪問中國,布什此次亞洲行還將走訪南韓和日本。   美國官員表示,布什十一月十九日前往南韓參加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
社評:布什真的理解台灣問題敏感性嗎? (2005-09-16 02:42:04)
  中評社香港9月16日電(評論員 丘巒)在胡布會中,胡錦濤主席向布什總統談到了台灣問題,布什表示,理解台灣問題的敏感性,一中立場不變。照理來説,布什的表態是非常明確的、毫不含糊的、沒有揣測空間的。但是事實究竟如何呢?布什真的理解嗎?   為何會提出這種疑問呢?實在是因為布什的歷...
共79條﹐第8/8頁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跳轉至第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