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民主政治的衰退與危機
台灣民主政治面臨著多重危機,如“少數人綁架多數人”的民主脅迫、民主被窄化為選舉的意涵扭曲、負面選舉的情緒性操弄、民主與治理的脫鈎等。台灣民主體制非但沒有促進社會治理,反而成為政治奪權工具。台灣也正從上世紀90年代“有選舉的民主”,走向目前以“綠色恐怖”為代表的政治威權,未來還將滑向“封閉化的專制”。民進黨將民主概念武器化,展開心理營銷和政治動員,在兩岸之間製造“民主台灣VS威權中國”的虛假叙事,對內製造“台灣共同體”意識,對外消解…
|
|
民進黨無法迴避兩岸統一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2024年民進黨贏得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後,其未來政策引人關注。民進黨在制定兩岸政策或提出政策訴求時需要面對一些無法迴避的真實情況,包括:地理上台灣與大陸最近、歷史上台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政治上國際社會不承認台灣是國家、法理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享有和行使包括台灣在內的中國的主權、經濟上兩岸統一有利於實現帕累托改進、社會上大陸民意不允許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文化上中華民族向來有反對分裂國家的傳統、邏輯上和平與分裂相矛盾、政策上“一國…
|
|
台灣民心民意和社會力量演變態勢與影響
台灣民心民意、意識形態與社會力量在近30年的逐漸演變過程中已發生結構性翻轉。這從基本面上決定了當前台灣各政黨在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的競爭力,進而注定了台灣的政治生態,也影響到台海局勢以及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民進黨已進入“政治正確”的“政治收穫期”,具有長期執政台灣的可能性,并憑藉島內民意支持,藉機美國對華政策改變,勾連外部勢力,奉行敵對性的兩岸關係政策,日益嚴重地損害國家在領土、主權、安全、發展等層面的核心利益。當前的兩岸對抗態勢…
|
|
台灣政黨政治發展變化與趨勢
台灣政黨政治發展有著特定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尤其受到“選制規則”、社會民意、地方政治勢力等因素影響。從2024年台灣選舉結果看,行政大權仍由民進黨掌控,而“立法院”朝小野大,“藍白合作”對民進黨有一定的監督與制約。台灣政黨政治發展中,非典型政治人物“韓國瑜”“柯文哲”現象凸現,新政治力量湧現出年輕人關注政治和參與度增加、政治選舉文化異變、兩岸關係“邊際影響”明顯及美國因素愈加突出。面對台灣政黨政治發展的亂象和新趨勢,兩岸統一之路更…
|
|
以涉台文物保護為抓手創新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
保護文物與文化遺產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台文物是兩岸關係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和現實價值,對於兩岸關係而言意義重大。福建省高度重視涉台文物,創造性開展涉台文物的調查保護,創造性進行涉台文物立法,創造性形成涉台文物保護聯動機制,創造性推進涉台文物的活化利用,在全省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涉台文物保護,並引領了全國涉台文物的保護工作。……
|
|
台灣2024選後政治社會民意演變及影響
2024年台灣地區“二合一”選舉,民進黨賴清德獲得558萬票當選“總統”,國民黨、民進黨和民衆黨分別贏得52席、51席和8席“立委”席次。此次選舉帶來了台灣政治格局的巨大變化:台灣政治版圖出現“上綠下藍”態勢;民進黨黨內關係變成新潮流系“一派獨大”;國民黨的衰弱態勢進一步加速;第三勢力作為獨立力量正式崛起。這也反映了台灣社會民意的變化,議題偏好上重經濟發展而非兩岸關係;投票選擇上重政黨認同而非個人評價;民意傾向上反民進黨也不支持國…
|
|
台灣現行大學多元入學方案的改革特點探析
台灣實施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已有二十多年的歷程,在大學選才、高中育才、大學招考與高中課程教學改革、高中輔導等方面積纍了豐富的經驗,尤其從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的視角,台灣致力於將高中的優秀、適性適才的學生選拔到大學進行深造和培養的改革理念。台灣與我們大陸隔海相望,兩岸人民同根同源,秉承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台灣自古以來作為中國的一部分,其教育制度,尤其是高等教育主要源自祖國大陸。……
|
|
台灣核能利用爭議的未來走向
台灣核能利用爭議自20世紀80年代延續至今,在選舉政治下已成為政黨博弈工具。當前,全球能源格局加速變革,叠加2024年台灣“大選”、民進黨當局能源轉型失敗、國際核電延役風潮、日本“核食”入島及核廢水排放等因素影響,藍綠白等台灣勢力圍繞核能議題激烈博弈,仍未就核能利用達成共識。台灣選舉政治下,各政黨達成能源政策共識的可能性較低,能源風險對台灣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效應日益凸顯,民生議題政治化操弄已蔓延至台灣社會各領域。……
|
|
構建兩岸融合生活VR系統 助推心靈契合
兩岸融合發展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且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是國家對台工作重要內容之一。本文受心理學領域的群際接觸理論和實證研究的啟發,提出構建兩岸融合生活VR系統的實踐路徑,對兩岸同胞共同關心的社保、教育、就業和法律等四個方面的融合內容進行建設性思考,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提供心理學智慧,對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
|
從“大神尪”儺舞歷史演變看閩台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與共生
通過追溯閩台“大神尪”儺舞的發展軌跡,從以下四個方面探究閩台“大神尪”儺舞賡續中華傳統文化的互動融合關係:先秦時期閩台“大神尪”儺文化的親緣關係;唐宋時期閩台“大神尪”儺舞的互動興起;明清時期閩台“大神尪”儺文化的繁盛;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華儺儀、民俗傳統并存”的閩台神尪儺舞文化建構,以期厘清閩台地區“大神尪”儺舞的史實脈絡,闡明中華儺文化主要經由福建移植台灣地區,兩岸長期互動,構建起“閩台儺舞文化圈”,在求同存異的張力中共創…
|
|
台灣愛國統一力量在兩岸融合與民族復興中的角色與定位
中共二十大報告指出“堅定支持島內愛國統一力量”。面對當前形勢,鞏固好支持好島內愛國統一力量更有益於加速實現解決台灣問題,使得台灣儘早進入中央人民政府有效治理之制度機制軌道之中;無論是“一國兩制”抑或是“一國一制”,在這一過程中都需要有充足全面的島內愛國力量作為穩定劑和粘合劑,使其順利進入軌道,并在入軌後能有序合理地加速,在這一軌道上和全國各地一同發展成長進步更深層次凝聚;同時島內愛國統一力量,也是確保台灣真正能够長治久安的壓艙石;…
|
|
新形勢下建設兩岸共同市場福建樣板研究
2014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深入闡述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壯大中華民族經濟的理念,是新時代對台工作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近年來,閩台經濟已呈現互補互利的功能性一體化發展格局,但也面臨兩岸制度化合作機制全面停擺、民進黨當局妄圖與大陸經濟“脫鈎斷鏈”等不利挑戰。建設兩岸共同市場福建樣板,應采取“產業先行、應通盡通、區域示範、自下而上”的實踐路徑,在做好技術論證和科學規劃的基礎上,探索構建“多軌并行、自下而上”合作新機制,重點…
|
|
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的機遇、挑戰與建議
為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黨中央、國務院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性政策。從政策制定的層面來看,大陸涉台公共政策體系已日趨完善。在中央政策供給的強力保障之下,未來還需要注意破解政策執行過程中的諸多挑戰。這些挑戰不僅產生於國際宏觀政治經濟形勢,也同大陸內部制度體系的諸多特徵緊密相關。要解決這些問題,不僅需要創設新的平台,建立新的機制,更要提供充足的物質與人員保障。……
|
|
AI對未來大學的改變可能是教育本質改變
教育一直是精英主義式的存在,此一存在維持和支撐了高等教育的“合理性”。如果說電腦、網際網絡、智能手機等工具的出現,對教育的挑戰,衹是停留在信息傳輸的全面、快速、不失真等層次方面,衹是對人們記憶力的挑戰,從本質上說都是技術性、工具性的挑戰;至於開始於上世紀五十年代、而在新世紀已經日趨成熟、來勢洶洶的“人工智能”科技成就,對教育的挑戰,絕對堪稱是全方位的、本質性、顛覆性的挑戰。人工智能的橫空出世,在某一層面上便是將信息世俗化、通俗化,…
|
|
台灣“去中國化”教育背景下如何實現心靈契合
本研究以微觀史學方法論為指導,以台灣某鄉村公立小學附屬幼稚園教師為個案,採用敘事的方法探究其精神生活的歷史變遷與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發現,個案教師幸福生活的背後掩藏著對最近二、三十年來“文化崩潰”的深深擔憂。在台灣地區執政者“去中國化”教育背景下兩岸人民如何能實現心靈契合?首先,我們要認識台灣地區“本土意識”的“反中國化”內涵,認識其“本土主義教育”即“台獨教育”的實質,警惕其“去中國化”教育的嚴重危害。其次,要採取措施對當前兩…
|
|
大陸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涵與影響
《意見》對建設示範區提出了全方位、寬領域、廣覆蓋的指導意見和措施,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其主要亮點有:將福建示範區全域融合與典範融合緊密結合;大力推動閩台各領域的創新融合;特別強調融合舉措的落地見效等。推動《意見》落實並取得實效,需要全黨全社會的大力支持及兩岸同胞的共同參與:一是構建示範區的頂層領導體制機制,二是加快推進閩台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三是發揮兩岸規則機制“軟聯通”的示範作用,四是繼續率先與台胞台企分享發展機遇,五是積極打造…
|
|
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基層治理路徑
兩岸融合發展內嵌國家治理邏輯,需要統一於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與國家治理體系有效對接。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關鍵,也是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重要路徑。為破解基層治理中的“懸浮化”問題,兩岸融合發展出現了治理重心下移的趨勢。通過“國家引領社會創制”的機制,基層台胞公共服務空間成為治理重心下移過程中的一項重要治理創新。基層台胞公共服務空間的建設不僅可以疏通治理結構關係,還能夠為台胞精準提供公共服務,深度促進兩岸融合發展。……
|
|
廣州調研:台胞在大陸社會融入現狀、啓示與對策
本研究基於“經濟融入”“生活融入”“文化融入”“心理融入”四個維度,選擇台胞最早來大陸發展的廣州地區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發現:一是台胞對大陸的社會融入程度非常高,願意扎根於大陸發展,表明大陸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斷發展和進步,有效吸引了台胞的主動融入,但其背後的動機仍然主要處在工具性的需要層面,可稱為一群“實用主義的住客”;二是台胞在大陸社會融入的過程,呈現“從經濟到身份”的線性發展模式,還未達到心靈契合的程度。……
|
|
早期大陸遷台家族的資本積纍與本土身份建構
明清之交,內地遷台家族“本土化”並獲得生存資源的途徑各異,浯江鄭用錫家族圍墾並以“文”建構在台家族世系,復興詩禮之教,再造中華傳統,完成了本地地望身份塑造。……
|
|
台灣促進農業高新技術發展政策體系探討
1980年代初至1990年代中後期,台灣當局相繼推出一系列促進農業高新技術發展的政策。主要涵蓋推動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化、加強農業科技產業研發和系統管理、積極開展農業高新技術研發、推動精緻農業快速發展等四方面。這一系列政策直接帶動台灣地區逐步實現農業生產機械化、自動化、資訊化及服務化。同時,推動台灣地區農業實現高科技轉型升級和鄉村發展的後工業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