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27日電/《大公報》今天發表社評說,本港六大宗教之一的聖公會港區第二任大主教鄺保羅,昨日在花園道聖約翰座堂舉行就職崇拜儀式,數百神職人員及教徒出席,氣氛莊嚴隆重。
在昨日的就職典禮後回答記者問題時,鄺保羅大主教表示:聖公會不會參與任何政治活動,包括爭取普選,但鼓勵教友就“政制發展綠皮書”多發表意見;他又指出:目前香港社會整體氣氛較前改善,但貧窮問題嚴重,非一朝一夕可以解決,聖公會將繼續致力關注社會、民生問題,與政府保持合作。
社評指出,鄺保羅大主教這一番話,是完全符合聖公會和前任鄺廣傑大主教一貫行事的宗旨,也完全符合全港基督徒的共同願望和利益的,值得歡迎和肯定。
宗教從來都是一種重要的社會、民眾力量。宗教講的是內心、精神和“出世”,但事實上,宗教不可能脫離“塵世”而生存,悲天憫人、導人向善更應該是一切不同宗教殊途同歸的共同依歸。因此,今日在香港特區,宗教團體如何可以扮演一個適當角色,在穩定社會、教化人心、促進和諧方面發揮更積極的作用,實在是一個十分值得關注的課題。
而宗教團體要貢獻社會、服務人群,一個最重要的基礎和原則,就是必須“立足本職”,以宗教的理念、宗教的語言和宗教的規範去弘揚,而不是以其他非宗教形式以至激烈的對抗行動去介入。這應該是社會民眾和所有宗教團體都共同認可的準則。
在此一前提之下,宗教團體是任重道遠、大有可為的。無可否認,回歸前,在港英殖民政府管治之下,包括聖公會在內的宗教團體,是為緩和社會矛盾、減輕政府壓力起到了重要作用的;教會辦學校、辦醫院、辦福利、做青年工作,為勞苦大眾解決了部分生活問題,而教會也在這個過程中達到了宣教的目的。
社評表示,眼前特區社會,正如鄺保羅大主教昨日所說,問題是很不少的,除貧富差距擴大外,一些青少年內心徬徨、信仰空虛,以至陷入吸毒、濫交、酗酒和犯罪邊緣。這些問題,如果宗教團體能夠做更多的工作、發揮更積極的作用,相信可以大大助政府一臂之力。宗教團體在這些方面是很有經驗的,問題是政府和社會也需要給予他們一定的配合和支援。無可否認,特首曾蔭權是虔誠天主徒,但特區這些年來,民眾的宗教信仰、宗教的社會影響都是萎縮了而不是擴大了,這與政府和社會對宗教團體的支援與尊重不足都有關。
當然,社會上過多政治爭拗、氣氛不愉快,是不利宗教發展的;但同樣,個別宗教團體的負責人,如天主教港區樞機陳日君,遊行必走在前面,指“政制發展綠皮書”是假諮詢,以至年前“世貿”部長會議期間批評警方執法、反對“校本條例”而控告政府……,種種“長毛式”的亂港行徑,也只會令宗教團體的形象在社會上變得越來越模糊和大大失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