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標金 廈門市 軟件行業職員
2008年12月23日,經過長途跋涉之後,大熊貓團團、圓圓於19點28分抵達新家台北市立動物園,開始了新的生活,大陸同胞都給予了美好的祝福。
沿用大陸的稱法,團團圓圓被稱為熊貓,而在台灣則一直被稱為貓熊,原因要追溯到民國時期在重慶展出時,因採取國際通用準則,采中文習慣由右至左方式寫著熊貓,當時西化已在進行,很多人誤稱為熊貓,因此大陸延續這個稱謂直到現今,台灣方面認為應正名為貓熊。
對於“熊貓”和“貓熊”之爭,自3年前大陸決定贈送台灣“團團、圓圓”已經就開始爭論,從生物學研究的DNA分析表明,大熊貓的確屬於熊科,是熊科的早期分支,貓熊才是它科學的稱謂。
大陸對於熊貓的稱謂,以及台灣對於貓熊的稱謂其實都是兩地的習慣而已,正名與否,其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無論“熊貓”還是“貓熊”都改變不了“中國”印記!
而台灣的陳水扁、呂秀蓮、游錫堃始終拒絕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以及其它“台獨”政客為達到分裂祖國的險惡目的,拒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
台灣無論自隋唐直到宋元被稱為“琉球”,以及荷蘭殖民者占領時期被稱為“福摩薩”,還是日本統治時期的“高砂國、高山國”,或者一些台獨政客自許的“台灣共和國”等等,名稱如何改變,都改變不了台灣人作為中國人的印記!
所以,無論是動物的“熊貓”和“貓熊”正名不正名,根本不重要,同樣,台灣,改不改名,承認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們永遠也改變不了中國的印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