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停戰協定》簽訂後,翁照垣憤然離開十九路軍。經李璜引薦,翁照垣被張學良任命為東北軍第一一七師師長,其中下級軍官也多為青年黨員。長城抗戰中,第一一七師轉戰冀東盧龍、遷安、豐潤、玉田等地,所部營長、青年黨員胡鐘麟在馬蘭峪戰死。
至於在政治方面,參加國防參議會、國民參政會,投身戰時政府,推動憲政,都活躍著青年黨的身影。因為涉及到“抗戰期間是否要憲政”的論爭,不易說得明白,因此不在此贅述。
相對於青年黨的實力,這些作為已然是竭盡所能,無論規模大小,成敗如何,作為後人的我們都該拿他們作為國家英雄來祭奠和懷念。有的論者說1934年後,青年黨的抗日活動基本停止,說他們不再抗日,而專門反共。這些論點還有待商榷。其一,1934年之後,青年黨已經加入到國民政府,將自己的抵抗運動納入到國民政府的抗日政策當中,既然擁護政府,那麼與政府步調一致,不再獨樹一幟,便是順理成章。否則,政出多門,軍令不一,難免出現“事變”、“摩擦”之類的事件。在國民革命軍、東北義勇軍中的青年黨員一直在戰鬥,只不過,不再是以青年黨為標榜罷了。其二,青年黨自從提出團結禦侮的口號之後,對於共產黨的態度在抗戰結束之前一直是團結,而並非攻擊。一直到抗戰末期的1944年8月,青年黨第三次省市幹部大會上,一些骨幹要求進行徹底的反共工作,卻沒有被大會通過,大多數青年黨領袖仍然秉承相忍為國的精神。另外,民主同盟的建立,青年黨的作用極為重要,此同盟的建立,是青年黨和其他黨派與共產黨積極聯繫,尋求支持之下完成的。
中國國家社會黨抗戰紀略
相對於青年黨來說,中國國家社會黨的規模雖小得多,但影響卻並不遜色。雖然其正式以“國家社會黨”為黨名活動應該算在1934年,但歷史卻可追溯到清末,其領導人均為社會名流,如在1936年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的總務委員為張君勱、張東蓀、湯鄉茗、羅文幹、陸鼎揆、諸青來、盧韓昌,執行委員則有梁實秋、梁秋水、徐公勉、黃炎培。
國社黨所遵循的“國家社會主義”,也就是在強調愛國的同時,一面反對共產主義,一面避免“重踏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弊點”,從而推行“漸進的社會主義 ”。張君勱一貫“反共”和反對國民黨一黨專政同時進行。於是,國社黨也如青年黨一般,既被共產黨敵視,又為國民政府所打壓。北伐時期,北伐軍占領上海,立即封閉國社黨創建的吳淞政治大學,張君勱也曾被國民政府綁架,以至於一條腿受傷,終身殘疾。
在抗戰爆發時,國社黨的黨員據他們自稱有1萬多人,在全國除陝西和甘肅之外均有黨部,其中以江蘇、浙江、安徽、廣東、四川等省規模較大。但作為黨魁的張君勱雖然是憲政專家和學者,卻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和政黨領導人,在提高本黨聲望和力量方面並不在行。如青年黨一般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從而進行抗戰,國社黨力有未逮,因此,國社黨的抗戰主要是在政治層面。
所謂政治層面,國社黨的作為主要為兩點:其一,促成中國的政治統一,各黨派團結,一致抗日;其二,積極推動國府行憲,實現戰時憲政。
1938年4月13日,張君勱以國社黨代表身份,致信蔣介石與汪精衛,言道:“……同人等更願本精誠團結共赴國難之意旨,與國民黨領導政局之事實,遇事商承,以期抗戰中言行之一致,此同人等願為公等確實聲明者也。更有進者,方全民族存亡,間不容發,除萬眾一心對於國民政府一致擁護而外,別無起死回生之途。”表達了放棄以往政見和恩怨,服從政府,一致對外的態度。
七七事變後,張君勱作為國社黨的實際領袖,參加了國民政府組織召開的廬山談話會,後又帶領國社黨參加了國防參議會和國民參政會。
至於推動戰時憲政,功過是非,實難有個中肯評價,但其出發點絕非借國難而發展本黨在朝勢力。張君勱其人,極有原則與操守,即使是參加抗戰後所召開的 “偽國大”,因為對政府對憲政打了折扣,便不但本人不接受任何職務,還拒絕民社黨(國社黨和民主憲政黨後合併為民主社會黨)人接受內閣部長職位,僅僅派一人充當行政院政務委員,可見其並非爭權奪利之人。推動戰時民主憲政的原因,是認為只有憲政與民主才能真正凝聚全國人心,集合全國力量一致對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