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國共之外 哪些黨派在抗戰中發揮過作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30 09:50:39  


 
  為人們所熟悉的“寧漢合流”發生後,鄧演達參加了共產黨的南昌起義,並與宋慶齡、柳亞子、林祖涵、吳玉章、毛澤東、董必武、惲代英等22名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聯名發表《中央委員會宣言》,提出蔣介石、汪精衛的國民政府和國民黨是曲解三民主義、毀棄三大政策的新軍閥,是總理的罪人,表示要“一本總理創造本黨之精神,與一切假冒本黨名義者堅決鬥爭”。

  這是第三黨的雛形階段,已經和共產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鄧演達1927年11月1日起草《對中國及世界革命民眾宣言》,以“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名義將之發表,標誌這個新黨的誕生,更是在世界共產主義革命的總部——蘇聯。至於在國內進行組黨工作的譚平山、章伯鈞,均是被開除或是自動脫黨的前共產黨員。

  雖然鄧演達打出的旗號是“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但在國內的黨員所決定的黨名,是孫中山在二次革命失敗後創建的“中華革命黨”。1928年春,這個中華革命黨在上海召開秘密會議,推定譚平山、章伯鈞、季方、鄭太樸、朱蘊山、鄧初民、張申府、馬哲民等組成中央主席團,以鄧演達為總負責人,鄧回國前由譚平山代理。6月13日,中央主席團發布《訓令第一號》,開始聯絡被清洗出國民黨的青年以及具有中共組織背景的黃埔軍校學生組織反蔣活動。

  1930年5月,鄧演達回國後不同意用中華革命黨黨名,仍用“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為黨名。8月9日,鄧主持召開第一次全國幹部會議,選舉出中央幹部會,鄧為總幹事,鄭太樸負責組織,章伯鈞負責宣傳,黃琪翔負責設計,季方負責總務,李世璋負責民運,彭澤民負責僑務,決定出版機關報《革命行動日報》和機關刊物《革命行動》。在此之後,建立了北方和南方幹部會,發展黨員,成員達千餘人。

  臨時委員會的政治綱領,總結起來便是進行“平民革命”,建立“平民政權”,實現“社會主義”。而當務之急,便是堅決反蔣,並且動用軍事在內的一切手段。

  這自然不能為蔣介石所容,1931年8月,鄧演達被捕,11月29日被秘密殺害。

  鄧演達的死,對於臨時委員會打擊甚大,雖然推舉出黃琪翔為總負責人,但失去了在黃埔軍校學生中具有崇高威望的鄧,使得反蔣活動難以為繼。

  鄧演達被捕不久,九一八事變爆發,緊接著又是一二八淞滬抗戰,臨時委員會開始了抗戰活動。黃琪翔通過與蔡廷鍇的老友關係,率領臨時委員會成員參加了淞滬抗戰。餘力奎、何自堅率領一團在太倉與日軍激戰,李世璋、朱蘊山積極調集物資給予援助。

  不過此時的臨時委員會還沒有產生團結禦侮的想法,雖然堅決抗日,卻也堅決反蔣。先後參加了福建事變和察哈爾抗日同盟軍事件,尤其是在福建事變時,將臨時委員會解散,參加了“生產人民黨”。

  福建事變後,臨時委員會恢復組織,並在1935年11月召開第二次全國幹部會議,將黨名改為“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這便是通稱的“第三黨”了。

  重新建立後的第三黨發表了《臨時行動綱領》,恢復大革命時期的“聯俄”、“聯共”口號,宗旨仍然是“反蔣抗日”。

  直到1936年2月,為了響應共產黨的“十大綱領”,第三黨才在《“組織反日陣線”提議宣言》中提出“一切革命的黨派,在目前民族生死的最後關頭中,應該放棄其宗派的偏見,在反帝反日戰爭和土地革命兩大原則之下,形成鞏固的聯合陣線,組織統一的行動”,有條件地提出團結抗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