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關於中朝關係的幾個似是而非的說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04 13:10:20  


  作者:艾禾萍 北京市 學生

  朝鮮最近進行了地下核試驗,國際社會特別是中國再不採取斷然措施,朝鮮在不遠的將來必定擁有核武器,隨後必然刺激日本和韓國發展核武裝,給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安全與和平帶來無窮後患。
 
  但是,有關中朝關係的幾個似是而非的說法在干擾著重大決策,十分有必要加以澄清,或者至少展開必要的辯論。 

  似是而非的說法之一:朝鮮政局不穩,造成難民潮,湧入中國,不利於中國。一個國家的政局不穩,是不是一定造成難民潮?不一定,蘇聯東歐在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發生了範圍巨大持續時間長的政局動蕩,並沒有造成難民潮。東亞國家和地區包括韓國在1980年代民主化啟動之初,也發生過政局動蕩,並沒有出現難民潮。實際上,中國也曾經出現過程度不輕的政局動蕩,也沒有難民潮。難民潮只出現在戰爭的國家和地區,單純的政局動蕩並不會造成難民潮。退一步講,朝鮮政局動蕩,真的出現了一定數量的難民,也未必湧入中國,更大的可能是湧入韓國,尤其如果政局動蕩的後果之一是導致三八線分割效果鬆懈,難民將進入韓國,正如柏林墻倒塌,一小部分東德人民進入西德而非波蘭、捷克或其他什麼國家。由於情況已經不可能更壞,朝鮮政局的任何變化都只能指向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經濟的發展,所以恐怕不但不會有難民潮,發而使得今天已經逃離朝鮮的人要回到自己的家鄉,反而使得對中國的商品和服務的需求大大增加,促進中國,特別是中國東北地區經濟的發展。 

  似是而非的說法之二:中朝友誼鮮血鑄就,中國放不下情面施加壓力。1975年鮮血鑄就的中越友誼在5年時間內就變成了中越戰爭,1950年代初鮮血鑄就的中蘇友誼在10年後就演變成了中蘇對峙。1950年代初開始勢不兩立的中美對抗也在20年後走向中美友好,曾經不共戴天的中日仇恨在抗日戰爭結束30來年後變成了中日世代友好,濃得化不開的國共恩怨在55年後已經“相逢一笑泯恩仇”。自身的安全、和平、發展是決定友誼或者對立的根本出發點,與是否鮮血鑄就沒有關係。如果危及安全、和平、發展,不管曾經注入了多少鮮血,友誼也要改變,正如假使有利於安全、和平、發展,不管曾經喪失了多少生命,仇恨也要改變一樣。
 
  似是而非的說法之三:一旦朝鮮政權發生改變,將使中國失去東部安全的屏障。這是典型的1980年以前的思維方式。是的,1950年代初至1970年代初,朝鮮的確曾經是我們的東部安全屏障。但是,在1970年代初,中美達成諒解,以便共同對付蘇聯的時候,我國東部的安全就已經大大改善,朝鮮作為安全屏障的功能已大大降低。到了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實現中美關係和中日關係正常化以後,我國東部安全形勢得到穩定的改善。1990年代初,進一步實現了中韓關係正常化,東部已經不存在威脅問題。今天,韓日美的官員、商人、百姓在通往北京的路上絡繹於途,加上海峽兩岸的和平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改善,我國東部已經完全擁有了和平。如果說我國東部還存在什麼威脅,那就是現在的朝鮮,就是已經擁有核能力,並不顧一切繼續發展核武器的北朝鮮。朝鮮已經由昨天我國的安全屏障,演變成了今天我國的安全威脅。 

  似是而非的說法之四:如果中國不支持,朝鮮一不高興,倒向其他國家,將給中國帶來麻煩。這個判斷的前半部分是對的,後半部分是錯的。的確,當我們很多人還沉湎在所謂“鮮血鑄就的友誼”時,早就不把中國人民抗美援朝志願軍的血汗當回事的朝鮮政權確實時時準備在有些國家提供足夠糖果的時候跟中國翻臉,這倒是不折不扣的事實。北京爭辦2000年奧運會時,朝鮮投下反對票時不是已經翻過臉了嗎?2006年不顧我國的一再反對進行核試驗,不是翻過臉了嗎?這次核試驗,豈止翻臉,根本是扇中國的耳光,不是嗎?所以,如果徹底翻臉,那是很可以預期的。但是,翻臉之後呢?翻臉之後用不了多久,會很快發現非常需要我們的,這一點我們要有充分的信心。今天哪一個國家不需要我們:美國需要我們,日本需要我們,韓國需要我們,法國、德國、英國需要我們,東南亞需要我們。除非朝鮮搬到月球上,否則毫無例外,也一樣需要我們。無論它倒向哪個國家,它都需要我們,何況它所倒向的那個或那些國家正是非常需要我們的國家。所以能增加什麼麻煩呢?什麼麻煩也增加不了,倒是解除了我們的兩個麻煩:一解除了朝鮮半島核武化的麻煩,二解除了我國不斷受到國家社會批評為“支持使自己的人民挨餓和對鄰國揮動武力的政權”的麻煩。 

  似是而非的說法之五:朝鮮的核試驗是邊緣政策,只是為了吸引國際社會的注意力,爭取談判籌碼,得到大量經濟的援助。實際上,許多朝鮮問題專家早就清楚說明,朝鮮發展核武器是1960年代以來一貫的政策,朝鮮是鐵了心要發展核武器。外界以為朝鮮並不是為了核武器,而是為了恐嚇其他國家,以取得援助,正中朝鮮的下懷。朝鮮可以此為掩護,假談判真發展,如果在假談判中還能撈到能源、技術和經濟援助,那更好,兩全其美。 

  似是而非的說法之六:朝鮮的核試驗是為了內部權力接班的需要,擺出對抗的姿態,並留下核武器的遺產。持這種觀點的人應該是神不是人,因為不要說外國人不知道朝鮮何時與怎麼接班,就是朝鮮人自己也不知道何時與怎麼接班,甚至金正日自己也不斷定何時與怎麼交接班。在那種體制下,最高領袖一旦決定交班,自己就要完蛋。而在最高領袖沒有決定要交班時,下面的人居然敢為接班做準備,那麼他們就要完蛋。所以,沒有人知道交接班的問題,甚至沒有人敢於猜測交接班的問題,朝鮮也就根本不存在為了接班進行核試驗的問題。認為核試驗是為了接班,正中朝鮮下懷,朝鮮不需要為自己找理由,外界已經為它找到了發展核武器的借口。它借力使力,製造煙幕,對外配合接班的輿論,外界以為接班問題解決了,核武發展也就完結了,就可以鬆口氣了,不必現在採取斷然措施。可是它拼命發展核武器,就是不接班,接了班也繼續幹,等到外界發現發展核武器跟接不接班一點關係都沒有的時候,早已來不及採取行動了,它已經完全掌握和發展了核武器。 

  似是而非的說法之七:朝鮮核武器主要是美朝之間的問題,是朝鮮實現美朝關係正常化的手段。聽到這個論點,金正日將軍一定非常高興,外界又幫他找了一個很好的借口,他可以進一步靠在中國這塊舒服的大棉被上繼續發展核武器了。金將軍當然知道如何實現美朝關係正常化,那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其實不僅美國,世界各國早就急於跟朝鮮關係正常化了,只要朝鮮願意,朝鮮完全可以跟世界所有的國家建立正常的外交關係。但是金將軍的目標不是美朝關係正常化,目標是核武器。朝鮮知道,只要繼續擺弄核武器,美國不可能與他關係正常化,大家又都認為美國而不是朝鮮應該為關係僵局負責,這樣朝鮮就可以肆無忌憚地發展核武器,因為他知道,他的靠山始終會要求美國作出讓步而不是要求他停止發展核武器,而美國是不可能做出這種不合邏輯的犧牲的,所以他也就可以理直氣壯地發展核武器。 

  由於以上七種似是而非的說法盛行於我國人民中間,我國不免被“聰明”的金將軍玩弄於股掌之間,他可以坐在平壤的冷氣房裡氣定神閑地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地推進他的核武器發展計劃,而我們還在不斷給金將軍送去糧食、石油、電力、鋼鐵、水泥,並在國際社會為他開脫、協調、奔波。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