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央發文要求重大突發事件公開(全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03 08:32:18  


 
  三、統籌推進政務服務體系建設

  10.逐步建立健全政務服務體系。按照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要求,將政府及其部門的政務服務體系建設納入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範疇,完善相關政策規定和管理措施,整合政務服務資源,健全政務服務平台,促進政務服務的均等化、規範化、高效化,提供讓群眾滿意的高質量政務服務。

  11.充分發揮服務中心作用。服務中心是實施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服務的重要平台。各地要因地制宜規範和發展各級各類服務中心。凡與企業和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行政管理事項,包括行政許可、非行政許可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均應納入服務中心辦理。因涉密、場地限制等特殊情況不進入服務中心辦理的,由本級政府決定。雙重管理和垂直管理部門的行政許可、非行政許可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按照便於工作、加強服務的原則,適合依托服務中心的可納入當地服務中心辦理。

  12.明確服務中心職能。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在本行政區域內規範省、市、縣三級服務中心的名稱、場所標識、進駐部門、辦理事項和運行模式,推進政務服務規範化建設。服務中心管理機構負責對政府各部門進駐、委托事項辦理的組織協調、監督管理和指導服務,對進駐窗口工作人員進行管理培訓和日常考核,承擔本級政府賦予的其他職責。服務中心管理機構作為行政機構,應使用行政編制,配備少而精的工作人員;已使用事業編制的,應在行政編制總額內調劑出一部分進行替換。在調整、配備服務中心編制中,要結合當地政府機構改革,注重優化整體編制結構,堅持增減平衡。服務中心管理機構規格由本級政府決定,其運行經費和人員辦公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經本級政府同意確需由部門單獨設立的辦事大廳,應當接受服務中心的指導和監督。

  13.規範服務中心運行。以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為重點規範服務中心運行,著力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進駐服務中心的政府部門要對其服務窗口辦理事項充分授權,使不需要現場勘察、集體討論、專家論證、聽證的一般性審批事項能在窗口受理後直接辦結。逐步實行“一個窗口受理、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一個窗口收費”的運行模式。對同一個行政審批事項涉及兩個以上部門的,逐步實行聯合辦理或並聯審批。凡進駐服務中心辦理的事項都要公開辦理主體、辦理依據、辦理條件、辦理程序、辦理時限、辦事結果、收費依據、收費標準和監督渠道。建立健全首問負責、限時辦結、責任追究、效能評估等制度,提高服務水平。服務中心應設置專門的政府信息公開查閱場所。

  14.推進基層便民服務。堅持把方便基層群眾辦事作為政務服務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探索在鄉鎮(街道)開展便民服務的有效形式,有條件的地方要依托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設立便民服務中心,將勞動就業、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計劃生育、農用地審批、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及涉農補貼等納入其中公開規範辦理;在城鄉社區(村)設立便民代辦點,將便民服務向城鄉社區(村)延伸。推行便民服務免費代辦制度。

  15.建立統一規範的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完善公共資源配置、公共資產交易、公共產品生產領域的市場運行機制,推進公共資源交易統一集中管理,逐步拓展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的實施範圍,確保公共資源交易公開、公平、公正。為公共資源交易搭建平台、提供服務,逐步推進省、市、縣、鄉四級公共資源交易網絡建設。有條件的地方可探索公共資源交易平台與服務中心合併的一體化管理模式。

  16.加強信息化建設。推廣電信網、廣電網、互聯網等現代科技手段在政務服務中的應用,提高政務服務信息化水平。將服務中心信息化納入當地電子政務建設總體規劃,充分利用現有電子政務資源,逐步實現網上辦理審批、繳費、咨詢、辦證、監督以及聯網核查等事項。規範技術標準,推動不同層級服務中心之間實現網絡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重視和加強政府網站建設,完善門戶網站功能,擴大網上辦事範圍,及時充實和更新信息發布內容,凡是不涉密的文件要通過政府門戶網站公開發布。

  17.整合政務服務資源。進一步加強各項載體建設,發揮好政府公報、政務公開欄、公開辦事指南等在政務服務中的作用,完善新聞發言人制度,創新政務服務方式,暢通政務服務渠道。進一步加強統一規劃和資源整合,充分發揮現有場所和信息化資源功能,切實避免重複建設和投資浪費。要以服務中心為主體,逐步實現各級各類政務服務平台的聯接與融合,形成上下聯動、層級清晰、覆蓋城鄉的政務服務體系。

  四、強化監督保障措施

  18.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工作,將其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統一研究部署,及時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堅持從實際出發,研究提出改進和加強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工作的措施,循序漸進,務求實效。行政首長要作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要親自抓督促、抓協調、抓落實。落實政府部門工作責任,進一步加強財政、編制等方面的支持保障,加強宣傳教育,加大培訓力度,形成工作合力。切實加強服務中心黨的建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政務公開工作領導機構要協助黨委和政府抓好統籌安排,指導、協調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各項工作。各級監察機關要認真履行行政監察法賦予的職責,加強對政務公開工作的組織協調和檢查指導。

  19.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和完善規範行政裁量權、加強廉政風險防控、完善政務公開程序、規範服務中心運行、評議政務服務質量等方面的制度,為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服務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配套制度,制定政府信息公開的評估標準和程序,逐步實現政府信息公開的系統化和標準化。研究建立黨務公開、政務公開、司法公開、廠務公開、村務公開和公共企事業單位辦事公開有機結合的制度規範,使之相互促進、協調運轉。

  20.加強監督考核。各地區各部門要把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工作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行政機關績效考核和民主評議範圍,細化考核評估標準。建立健全電子監察系統,對行政許可、非行政許可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實現全過程監察。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和黨代會代表的監督,充分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強化社會監督。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監督,認真解決群眾投訴反映的問題。研究改進和加強監督的方式方法,切實提高監督實效。建立健全激勵和問責機制,對工作落實到位、社會滿意度高的地區和部門要予以獎勵;對工作落實不力的,要進行誡勉談話,限期整改;對損害群眾合法權益、造成嚴重後果的,要嚴格追究責任,堅決避免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流於形式,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