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月底推出校慶宣傳片以來,複旦大學就因陷入“抄襲門”而備受輿論關注。昨日此事件有了最新進展,複旦大學通過官方微博正式就此事件發布致歉聲明,認為視頻《To My Light》涉嫌抄襲,“造成不良社會影響,損害了學校聲譽,傷害了大家的感情”。并表示接下來將啓動相關調查,依據結果追究責任。
在過去一周不到的時間中,此次“抄襲門”事件可謂一波三折,先是《To My Light》被指抄襲東京大學宣傳片《Explorer》,校方回應稱“創作劇本的過程是獨立的”,此說法此後遭遇廣泛質疑,在輿論壓力之下,校方換上的完整版校慶宣傳片,竟再次遭遇吐槽,被質疑在結尾階段有複制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宣傳片的嫌疑。此次複旦大學方面發布致歉聲明,及時回應質疑并主動承認錯誤,終於讓事件告一段落。回顧整個事件的發生過程,校方受到輿論指摘以及由此衍生出新的議題,其間出現的諸多輿論交鋒值得回味。
類似“抄襲門”這樣的事件往往容易引發強烈的輿論反響,而此次事件的特殊之處在於,其涉事方是國內的知名高校。在人們以往的印象中,高校雖非世間淨土,但畢竟是精英聚集之地,其所為應能守住底綫。外界對此次“抄襲門”事件不依不饒,是對校方失望情緒的大爆發。站在校方和宣傳片制作人的角度看,理應誠懇接受外界的批評。總體來看,校方在此期間及時作出回應,較好地應對了這場危機。
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遭受持續的質疑後,不少人或媒體試圖就批評展開糾偏,由此引發了為此次“抄襲門”事件洗地的質疑,事件因此陷入二次發酵。
比如有媒體關注宣傳片制作人的境遇,提到在遭遇外界的質疑後,作者“無助、脆弱、讓人同情”,并間接聲討網絡暴力。根據過往的經驗,這種“關懷”有著理性氣質— 輿論在批評一個事件如果用力過猛,主張“理性”的聲音就顯得極為必要,那時劇情往往就會反轉,本來應該受到批評的人反而會受到輿論的同情。的確,很多時候都有必要對情緒化的吐槽展開批評,但問題是誰在糾偏,其所言是否有依據?如果糾偏者帶著私人感情而不是出於公共理性去介入討論,恐怕只會事與願違,而如果他所針對的批評(比如網絡暴力)名不副實,其主張的價值當然也會受到折損。
很多對複旦大學有感情的人對這所高校如今的處境感到惋惜,疑惑為何外界附加如此多的批評,對於在此期間出現的所謂“網絡暴力”更是痛心疾首,於是出現了針對批評的批評。這次抄襲事件發生後,不排除有額外的污水倒向這所學校,新聞媒體或者出於母校情結的個人針鋒相對為複旦大學說話似乎因此顯得順理成章。但不容忽視的是,在不合適的時機作出類似的舉動容易產生護短的嫌疑,不僅作用有限,反而可能會讓事件應對再次陷入被動。
批評者在介入公共事件的討論時,難免會有個人感情的影響,這種影響越大,其主張的價值就越容易受到質疑。面對一個與自身存在利益或者感情關聯的公共事件,應該在個人感情和公共理性之間保持適當的平衡。過去人們常常辯論公共關懷的表達方式,一種典型的說法是批評恰恰能表達感情,因為“怒其不爭”,因為當下的批評是為了今後的進步。這種批評邏輯放在此次複旦大學宣傳片抄襲事件同樣合適,和複旦大學有利益關聯或者彼此之間有感情紐帶的個體或機構,在這樣的節點應該做的是批判與鞭策,而不是組成“校友隊”為母校討說法。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一批有母校情結而是有獨立思想的個體,“抄襲門”傷害了誰的感情?“全國人民”恐怕不會受傷,愛複旦的你恰恰傷得最深,而彌補這種傷痕的做法,只能是批判加勉勵,避免重蹈覆轍。(來源:南方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