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議現場(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
台灣元智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前院長劉阿榮表示,追求兩岸和諧和平穩定的關係,對於民眾福祉和民族文化的發展都有積極正向的價值。血緣與文化的傳承是當前兩岸互動最自然的紐帶。兩岸對清明節都非常重視,台灣民間不同族群掃墓的時間與儀式略有差異,但到墓地去掛紙及拜墓,在家中祭拜神明及祖先是兩項最普遍的儀式,這與大陸極為相似,實際上這些習俗或儀式裡具有兩岸共通的文化意涵。兩岸大部分民眾都了解並遵循清明等民族節慶和習俗,體現了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與珍惜。
台灣政治大學國發所教授彭立忠則從清明是一種節氣也是一種氣節的角度來詮釋清明的文化意涵。他回顧了兩岸近30年的交流,對於台灣“教改”下的世代缺乏歷史教育和同理心表示了憂慮,指出兩岸融合需建立在信任與互惠的基礎上,信任和互惠是同時存在且同時滋長的。
中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賴榮偉認為,清明節具有兩岸民眾的共同核心生活信念。掃墓、踏青蘊含民眾對於生活、生命的觀念、態度和價值。這些具有歷史延續性的習俗,雖因不同地域與不同民族(族群)而有著多樣性,但清明節的核心要素卻反映著兩岸民眾彼此的相互理解與期待。換言之,清明節對兩岸民眾可以有著形塑中華民族集體認同的深層意義。
台灣東華大學副校長朱景鵬指出清明節的本義由農業時代氣候變化意義轉化為蘊含慎終追遠的民族掃墓節日,這一天已成為我們表達對祖先的尊敬之意的傳統節日。藉由傳統節日與其相關儀式的進行,也不斷的喚醒並加深我們對其中所蘊涵文化的認同與維護,這是一種群體的記憶,延伸成為一個民族的記憶與認同。朱教授表示,文化的熏習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是以國家應善用其行政舉措,以調節民間習俗與文化節慶的認識與認同,推動與時俱進的儀式、活動的同時,也保存其間蘊涵的精神文化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