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20日電/意圖識別準確率提高40%、場景泛化指令擴展至4000多個、擁有對15種維度場景的記憶理解能力……這是中國車企奇瑞今年初將DeepSeek大模型技術融入其自研大模型Lion butterfly V2.0後實現的智能座艙新突破。
新華社報導,重點發展奇瑞汽車智能化的蕪湖雄獅汽車科技有限公司AI中心總監丁雪毅說,在用戶的表達沒那麼規範和標準的情況下,升級後的智能座艙也能精準理解用戶的模糊意圖和隱性需求,從“響應指令的工具”進化成“預見需求的夥伴”。
近期,奇瑞、吉利、嵐圖、極氪等20餘家中國車企宣佈已深度融合相關大模型,賦能智能座艙升級、市場數據分析等多個環節。從智能座艙到自動駕駛、智能製造、售後服務,提速發展的人工智能技術正全面賦能新能源汽車全價值鏈,描繪出汽車產業的進化圖景。
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超1200萬輛,產銷量連續10年位居全球第一。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5年,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製造裝備。
3月以來,多家中國車企相繼發佈智駕方案。3月3日,吉利汽車宣佈推出基於端到端、視覺語言模型、“世界模型”等AI技術打造的智能駕駛系統“千里浩瀚”。18日,奇瑞發佈“獵鷹智駕”智能化方案,實現全域場景的精準感知與毫秒級決策,為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場景的智能守護。
“一個全新的AI時代正在到來。這會帶來兩個變革:AI會推動自動駕駛甚至無人駕駛的到來;汽車產業正在和機器人開始融合。”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表示,今年正在探索加速落地L3級別的自動駕駛,並且在2026年將探索在停車場的L4級別的無人駕駛。
不止是車企,人工智能企業也在加速拓展智能汽車應用場景。科大訊飛在20多年前就開始關注汽車的智能化,其圍繞汽車智能座艙、智慧聲場、智能駕駛和車企數智化等領域和車企進行全面合作,並為中國汽車出海提供更強的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