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8日電/據新華社報導,專訪|中國在國際專利體系中的活躍度持續攀升——訪歐洲專利局首席研究與政策官雷克尼亞
歐洲專利局首席研究與政策官吉勒·雷克尼亞26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近年來,中國在計算機技術、電池技術等前沿領域創新勢頭強勁,在國際專利體系中的活躍度持續攀升。
歐洲專利局25日發布的2024年專利指數報告顯示,2024年收到來自中國的20081項專利申請,同比增長0.5%,達到歷史新高。雷克尼亞說,中國在經歷專利申請量的高速增長後,當前增速已趨於平穩。
“與2014年相比,中國(向歐洲專利局提交的)專利申請量增長了4倍以上,是所有國家中增長最快的。”他說。
雷克尼亞說,中國從全球製造中心向創新高地轉型的過程,推動了專利申請量的增長。“20年前,中國主要聚焦生產,但如今,大批科研實驗室和尖端創新不斷湧現。”他說,中國政府將專利保護納入創新戰略體系,通過政策引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與此同時,中國企業正通過持續增長的研發投入,在全球範圍加強專利布局。
歐洲專利局去年收到的專利申請數量排名前五的國家依次是美國、德國、日本、中國和韓國,其中中國提交的專利申請數超過總數的10%。雷克尼亞說,美日申請量在下降,中國申請量在增長,而且差距在縮小。
在國際合作方面,雷克尼亞表示,中國是重要的合作夥伴。歐洲專利局與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合作始於上世紀80年代。
2024年,歐洲專利局共收到來自全球的專利申請199264項,與2023年基本持平。雷克尼亞認為,全球專利申請呈現多元化特點。“綠色技術的持續創新是一大亮點,尤其是在電池技術領域,亞洲國家特別是中國,處於非常有利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