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賴雨春 江西贛縣湖江中學 教師
台灣工商時報社評說,3月18日美國聯儲局又給全球經濟拋出一顆震撼彈:聯儲局准備砸下1.2兆美元,購買美國政府長期公債(3000億美元),及二大房貸機構房利美與房地美所擔保之房貸債券(7500億美元)。
美國此舉引起了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的關注,特別是我國在美國有7000多億美元的債券投資。這樣一來,中國政府或有關機構的憂慮是不言而喻的。
我們擔心美國此計劃的實施。第一,美國這樣做無異於把美國的金融風險轉嫁到他國身上,尤其是中國是美第一債權國,我國政府憂慮本國的投資得不到收益或者貶值。美國政府如此在公債上動作,顯然是加大了貨幣供應量,其國內美元貶值,有利於外貿商品出口,也有利於刺激本國消費。但外國投資者的利益,像債權人的收益就肯定要受到巨大衝擊。第二,美國一帶頭,他國也毫無懸念地會紛紛效仿,這樣一來,人民幣就要被動地升值,這很不利於中國商品打入國際市場。可以推測,中美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各國都把心思放在貨幣的運作和調節上,那豈不是另一場金融危機?
我國現實地持有大量美國的國債,當然希望它能保值增值。現在擺在面前的是兩難的選擇,拋售美國債券,肯定會引發美債券降價,中國的實際收益沒有保障;增持美國倆券,那我們買到的是更多的票面,後面的不確定因素、變數會更大,讓我們受制於美的程度更高。
不過,我想目前我國也應拿出一套應對方案。首先是“以變應變”,那就是切實保護我國的實際利益。除了擴大內需之外,適當調整貨幣供應政策也是必要的,這種“變”,其實是為了“不變”,是應變而變。其次是“以不變應萬變”,繼續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不變,堅持擴大內需的救市計劃不變,堅持加快自主創新促進產品升級換代的步伐不變,包括持有美國國債數量上短期內保持不變。
金融危機四伏,世界風雲巨變。
我們怎麼辦呢?我們只有:以變應變,也以不變應萬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