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由陪客趣事想到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06 23:16:59  


  作者:王海龍 山東省平邑縣 公務員

  兩國交往吃的飯叫國宴,兩親交往吃的飯叫家宴。筆者家鄉居孔夫子老家之東百十裡地,民風自古受夫子影響,待人接物、陪客賠情那是相當的講究。 

  家裡來了客人,擔事兒一點的就在家裡炒幾個菜,也不需要另找陪客的,自個兒就吃了。不擔事兒的就要找幾位陪客者觥籌交錯,喝他個不亦樂乎,暈乎乎的送客人回家時,再客氣的挽留或邀請幾番,手拉手要一直送到街頭或是村口才作罷。 

  可是,家裡來的客人如果是第一次上門的女婿或親家,那就很麻煩,必須要找陪客者,而且席間座次、菜酒、陪客者身份、主賓言辭等都很有講究。 

  過去,因為窮,家裡來了客人是一件既喜慶又頭痛的事。要籌辦一桌像樣的酒席對於農家來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怎麼樣不丟臉面還是很費周折的,由此也出現了很多的現在看來很有趣的事情,但當時看來卻非常的辛酸。 

  首先是菜。頭雞二魚這兩道菜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是要上“十個碗”,或頭前再上四個或八個碟兒就算是提高了檔次。但最困難的就是頭道菜“雞”了,買一般是買不起的,只有狠狠心把家裡養的雞殺掉。但如果像麥收後、中秋節或春節後集中走親戚的時間,誰家也沒有那麼多的雞可殺,就很麻煩。好在往來無鴻儒,白丁們相聚總有一些小聰明可以耍的,而且心照不宣,各相安逸。原來這雞是有明顯的標記的,那就是有一個頭,兩只爪,兩條翅,只要是在碗中按照大體方位把這些東西擺正,再輔以雞肉塊或是野兔肉塊、粉皮、蘑菇的一燴,這道菜就算沒有丟主人家的臉。雞頭是要由主陪首先夾給主賓吃的,懂規矩的主賓也要假意虛讓一番,就放在自己的碟中一直到酒宴散去由主婦收起,以備後用。如果有人不懂規矩,或是這雞頭不知被待了幾回客了,冠子都沒了,不吃就要壞掉,真的就想把這雞頭吃掉,那沒辦法,誰吃就要至少喝兩杯所謂的“雞頭酒”(也有魚頭酒)。至於鄰裡之間借雞頭雞爪雞翅待客更不是什麼笑話或新聞,而是再正常不過的生活常態了。為了防止孩子偷吃雞頭,民間就有了孩子吃雞頭長大了成親時天要下雨的俗語呢。 

  大多數主賓還是善解人意的,看到碗裡快要只剩下爪翅了,就會說,把這道菜端走吧,給孩子留點兒。其實孩子大多正在大門口徘徊,由奶奶或是爺爺看著,不讓進大門的。這大約是因為有這麼一個故事給鬧的。一家來了客人,炒雞的侍候,小兄弟倆就在灶間裡磨蹭,想偷嘴。媽媽說:“別鬧,等客人吃完了,剩下的再給你們吃。”於是倆兄弟就輪流站在凳子上從窗戶縫裡朝客廳裡“偷窺”。一會兒弟弟高興地說:“哥哥,還剩下四塊,爸爸一塊,媽媽一塊,你一塊,我一塊,”哥哥把弟弟拽下來,自己站到了凳子上:“壞了,又少了一塊,還剩下三塊了,沒你的了。”於是弟弟就嚎啕大哭起來:“我的雞肉沒了,讓饞鬼吃了!”
 
  其次是酒。鄉下也沒什麼好酒,大多是從供銷社門市部裡用地瓜幹換來的散裝老白幹,裝在小酒簍裡,如果裝在鹽水瓶(對,就是用過的醫用鹽水瓶)裡就說明這家主人還是有點社會關系的。陪客者也不能空手陪客,大多要帶瓶散裝酒或是帶盒“洋煙”,給主人家壯壯場面。後來陪客者就會帶兩瓶特曲或一條香煙,現在就要帶一箱好酒了。如果酒不富餘,主陪的責任就大了,就不能使勁的勸主賓喝酒,自己也要故作“文明”一些,每次用嘴唇碰碰酒杯做出不勝酒力的樣子。斟酒的盅子是很小的,一般是二錢(一兩十錢),如果是四錢或六錢就說明主人家很豪爽“不差酒”了。老式的敬酒每位陪客者提兩口酒,每口酒夾兩次菜,看到十個碗的菜擺在桌上還要受到如此“限制”,還是需要一點文明素養的,呵呵。要知道,農民平日的飯食,大多就是菜葉粥、煎餅就鹹菜,有根葱葉就算是很奢侈了,如果炒青菜那是因為幹活的確很累了或是可憐孩子才從菜園裡摘一點解饞的。至於肉,大多就是來了客人才用的,而且,客人和陪客者都明白,碗裡的肉和雞頭一樣也不知待了幾回客了。 

  然後是飯。大多是饅頭或燒餅,困難的時候也流行過地瓜幹煎餅,家境好一點的也上過水餃。在宴席開始前,如果看到主婦和其婆母或女兒忙不迭地包水餃,無論客人還是陪客者,聊天的情緒都會格外的高漲的。往往宴席後也剩不下幾個水餃,要先給孩子平均分開,用煎餅卷著吃,吃一口煎餅,便把餃子往後拽一拽,直到最後一口煎餅下肚,就會剩下一只完整的水餃,才是用來解饞的。懂事的孩子就會舍不得自己吃,想要留給奶奶或姐姐或媽媽。
 
  有一家主婦費了好大的勁才借了六個饅頭,可是客人和陪客者一共七個人,沒有辦法,只得用眼神將主陪約出告知窘境。好在主陪聰明,上飯時要喝“飯到一杯酒”,主陪要說些祝福及再次邀請的話,就順勢說道:“今天,酒也沒喝好,咱們飯到一杯酒,一定不要謙虛,要幹掉。菜也沒吃飽,要多吃點飯。”主賓自然要客氣回話:“今天,酒也喝好了,菜也吃飽了,飯也吃不下去了。”等酒幹掉,主陪拿過一個饅頭,一掰兩半:“那哪能呢,還沒吃飯哪能飽呢?將就著吃一半吧,你吃一半,我也一半,一定要吃掉。”於是乎,其他陪客者也紛紛效仿,最後,七個人吃了四個饅頭,多出來的半個饅頭,也是被主陪一掰兩半又“勸”給主賓的。我想,客人走後,趴在枕頭上哭泣的一定是主婦。 

  現在的鄉下,再也不會有人為了爭吃雞頭而拼酒力了,家庭主婦再也不會為了准備一桌酒席煞費苦心了,講究一點的根本就不在家裡煙熏火燎,幹脆就到酒店裡顯擺顯擺呢。 

  雖然街頭醉漢多了起來,但因為生活困難借酒消愁的大約不是很多。唉,生活貧困有生活貧困的煩惱,生活富足也有生活富足的煩惱啊。 

  但是,能讓十三億人不再忍饑挨餓,的確是功德無量的一件大事。民生問題,自然不是大鳴大放大字報的所謂革命民主能解決的,也不是幾個秀才搖頭晃腦賣弄所謂西方民主就能解決的,其實,今日的民主也確實和往日的民生一樣,到了應該更加富足一點的時候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