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從高校定位看畢業生就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18 14:03:56  


  作者:王萌萌 山東省威海市 學生

  針對畢業生就業問題,政府已經採取一些列措施緩解就業壓力,一方面高校本科及研究生擴招延遲就業高峰,另一方面鼓勵大學生到中小企業就業,到基層服務,自主創業等等。 

  政府在解決就業問題方面可謂是殫精竭慮,捉襟見肘,成效定有但始終是隔靴搔癢。就現狀而言誰都不敢說能找到某種方法可以將就業問題標本兼治,因為畢業生基數赫然眼前。我們是否可以從更深層面——高校定位方面尋找解決方法呢? 

  光明日報報道,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熊丙奇與麥可思HR住處咨詢有限公司於4月份完成一項中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專業相關度調查,通過對44.5萬名2007年畢業生畢業半年後就業狀況的專項調查,得出了不同層次、不同地區、不同類別、不同專業的高校畢業生就業與專業相關度分析。 

  本次調查涉及全國31個省份的2113所高校,其中,211院校104所,其他本科高校898所,三年制專科、高職高校1106所。數據顯示,不同層次學校畢業生工作與所學專業相關度差別較大,例如,985高校本科畢業生工作與所學專業相關度最高,為73%,而專科畢業生最低,為62%。 

  熊丙奇認為這樣的結果並不樂觀,從辦學定位與人才培養角度看,它反映出我國高校辦學定位不合理的弊端。作為培養高精尖人才的985高校,本應重在提升學生的通識能力,其畢業生工作與所學專業相關率應低於一般本科和專科;而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高專,這一比率理應最高。 他表示,近年來包括985高校在內的本科高校,為了學生就業加強職業教育而減少通識教育,這雖然增強了畢業生的就業競爭能力,卻可能影響了他們未來的長遠發展;高職高專專業設置不合理,人才培養定位與本科學校雷同,缺乏特色。 

  熊丙奇因此建議985、211院校繼續突出通識教育,而對於一般本科與高職高專應突出就業導向,針對社會需要開設專業。這樣才能減少各類學校辦學定位雷同、人才缺乏特色、同搶就業崗位,以及教育資源出現浪費、教育投入貶值的問題。 

  就這一調查而言,從高校教育入手,更深層研究整合人才結構,將社會需求與人才培養有效結合,應該能讓更多畢業生優化配置來減少職位浪費。起碼一個蘿蔔一個坑,再加上因地制宜,喜陰喜陽喜旱喜濕各就各位,培養一批適應能力高各坑皆宜的品種,綜合套作,蘿蔔成活率高,有多少坑的餘地也能看的更清楚。 

  近幾年高校本科及研究生擴招,就業負擔越來越沉重的壓在當代大學生的肩膀上,就現在的社會發展現狀看來,就業嚴峻形式有增無減。這一論題從高校開始擴招至今似乎已是陳詞濫調,但實際存在的問題不是簡單的時間問題,希望在高校辦學及人才定位更加準確的促進下,社會需求與高校培養相結合孕育的就業良方讓此類曲目早日退出打榜榜單。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