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對馬英九倡議“識正書簡”之評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22 11:52:09  


  作者:吳振奮 上海浦東 企管

  引用原文並加括號以評點:中評社台北6月20日電/馬英九倡議“識正書簡”引發軒然大波,他19日上午利用出席華文研討會場合強調,正體漢字是中國社會自2000年前書同文後開始使用的文字,有許多簡化字無法取代的優點,他有充分的理由,讓實施50多年簡化字的大陸認識正體字;他向大陸推廣識正書簡,卻被這裡人以為他要寫簡體字,是很大的誤會。馬英九說,“我對正體漢字是一往情深”。(對整個中華民族包括台灣海峽兩岸同胞都一往情深才好,對中華民族以漢字為主之文字乃至文化能繼承發揚創新促進才是。因為文字畢竟是文化傳播與思想交流之工具,也是需要不斷改進與完善的。) 

  澄清1:“我對正體字一往情深”(可以一往情深,但不可以一成不變或一廂情願!)
 
  馬英九19日上午出席第六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為了澄清外界對識正書簡的誤會,他致辭時就講了15分鐘,據了解,為讓各界了解他對正體字的“深情”,馬英九私下準備這篇演講花了很多精神。(由此可見,他提倡“識正書簡”的意圖並不單純,但願不是別有用心,而是用心良苦的!) 
 
  對外界認為他太“雞婆”,馬英九說,自己是“中華民國總統”、身兼“全國文化總會會長”,經常使用中文,三種身份都使他對保存跟發揚中華文化具有不可旁貸的責任,他不但要關心還要採取行動,且出發點不是政治考量而是文化關懷。馬英九也透露自己甚至曾建議微軟windows標示的繁體字應改成正體字,因為“一點都不煩,祖先用了幾千年都不覺得煩”。(祖先並不希望子孫萬代一成不變、千篇一律或食古不化。對文字也應精益求精呀,繼承與改革,保存與發揚都是必要的,否則,豈有無憂之由、不煩之理?!) 

  馬英九說,他的文化政策白皮書中有個政見,就是兩岸民間在雙方當局鼓勵下合編《中華大辭典》,將字詞語匯比較陳列,下個月兩岸會在長沙舉辦文化論壇,他認為將是很好的時機。(從“求同存異”到“求同化異”再進而“聚同化異”,有個發展進步之過程,如“化獨漸統”、“遏獨促統”也是,其實最終目的在於求同也,大中至正向大同!合編《中華大辭典》頗有創意,值得肯定!將字詞語匯比較陳列,相映成趣,好想象“和平共處,平等相待,各取所需,各盡所能”,最後得出的結論應是什麼呢?是複雜些好呢還是簡單點好?我覺得應是簡明扼要、簡單易行為好,文字上也搞“一國兩制”或“一字多體”(藝術除外)不見得好,當然簡體字仍需要改進與完善,這是自然的、肯定的。另外,繁體簡化字或簡體字也不可變得太離譜、太令人意外了。國民黨元老、大書法家於右任先生所編的標準草書,雖然字體變化很大,但仍然保留著漢字之傳統脈搏與神韵!這是兩岸所公認推崇之大家傑作。) 

  馬英九引用大陸作家王幹說法,“簡化字是漢字的山寨版,非主流、簡陋但是經濟實用”。他說,過去大陸推動簡化字是為了快速掃除文盲(功不可沒,也不止如此吧),但現在大陸識字率已達92%,簡化字剩下書寫迅速的功能(有失偏頗吧,繁體字之所謂功能簡化字就沒有了嗎!?),不過用電腦輸入,正體和簡體的速度是一樣的。(如果按照馬英九的搞法,大陸的書法家或文字藝術家的數量和素質也許會增加不少,但是民眾的識字率識字總量則難免會下降,甚至會造成長時間的混亂甚至錯亂,不妨等他們都認識了所有的簡體字之後再說吧!不過,若能讓大陸民眾都做到“既能書簡又能識繁”,讓台灣同胞做到“既能書繁又能識簡”,難道不是一種進步的期待和善良的願望嗎?!該變的還是要變的,運動變化也許才是發展規律啊。) 

  澄清2:“台灣不需要做變動”(又一“保持現狀”之翻版,為何對“不”字就如此情有獨鐘呢?曾出現過多少“三不”呀。甚至還出現“一沒有”,似乎連一點變通的可能也沒有!) 

  馬英九說,全球使用簡化字人口13億,正體字不超過5000萬人,即使如此,大陸近年廢止簡化字的呼聲此起彼落;馬英九強調,“由正入簡易、由簡入正難”,台灣不需要做變動,但希望大陸方面有更多使用正體漢字的機會,做更多的接軌讓他們理解中華文化的精髓。(明明知道“由正入簡易、由簡入正難”,卻為什麼不來個“先易後難”呢?!為了給台灣5000萬人方便,竟不顧大陸13億人之利益和感受,仍故意要使13億人為難,仿佛只有5000萬在承載著中華民族5000年的文明歷史似的,這是明顯違反“少數服從多數”之基本民主原則的,有點霸道了吧!難怪他自稱此建議與政治無關,因為他根本就不想當個偉大的政治家!其實簡體字是對繁體字之簡化,並非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而是由繁體草書快寫轉化而來的,是有一定的繼承、簡化、節約與創新的。更有甚者:要理解中華文化之精髓或精華,除了所謂的正體字之外,就別無它途了嗎?未免幼稚了吧!) 

  他指出,六月初世界衛生組織與中共共同舉行記者會,公布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中文翻譯全部都是正體字,因為不這麼便無法與傳統醫學接軌。深受中華文化影響的日本漢方醫學、韓國韓醫學、越南醫學使用簡化字各自不同,但醫學名詞一定要統一,因此,儘管中共進入聯和國後指定簡化字是中文的法定字,但專家建議中文翻譯都用正體漢字,中共也接受,形成很大的例外。(這就象樹幹分支一樣,是需要聯繫主幹、追根溯源並化異求同的。這也只能說明中共是統籌兼顧、不拘一格的,是一種“與人方便、助人為樂”之風格,是一種實事求是之作風!因為對大陸而言,將繁體字直接轉化為簡體字並非難事,可不是嗎?可不象有些人那樣墨守成規、自以為是;頑固不化、執迷不悟!一往情深可謂“痴心不改”,遺憾的是七竅只通了六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