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十年以後當思我,舉國若狂欲語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10 09:47:49  


  作者:趙臘平 北京 記者

  舉國若狂欲語誰--讀《南方人物周刊》李敖先生的專訪文章 

  李敖先生是我景仰的長者,嚴格地說,是我敬重的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瀟瀟灑灑的文人。所以我從網上看到《南芳人物周刊》刊載的這篇《李敖:我和你們一樣,反美反日反台獨》的專訪之後,我決意一口氣讀完。其間,妻子因催促我吃飯,挨了我一臉的不高興。 

  是啊!“這是中國人格史上的一個異端。他的奇情、奇遇和奇志,他的才氣、俠氣和悍氣,他的風雲、風雨與風月,他的自負、自傲和自大,是茫茫人海里的一片吉光。”但我更欣賞的,是他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赤子之心。在國土一偶的台灣,他憑他的才氣和勇氣,和他的敵人鬥爭了幾乎一輩子,他愈鬥愈勇,愈鬥彌堅,蕩氣回腸。所以,當我讀到“他對人性、友誼和愛的認識趨向冷靜和灰暗,這使得中老年的他更息交絕游,千山萬水我獨行。不是國王,卻活得像個孤家寡人”這段文字時,我禁不住有些黯然神傷和悵然若失的傷感。 

  我只是一介書生,生活中、工作中遇到挫敗的時候,常常會感覺時運不濟、懷才不遇、天不助我等種種情緒,在李敖先生這面鏡子前,我羞愧難當。中國的知識分子不少崇尚“學而後優則士”的訓誡,也講究 “位卑不忘報國”的倫理,無非是說,不管處境怎樣,都要為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盡忠,幹點事。李敖先生以他的獨特的方式,真實地為此作了最好的詮釋。是的,“十年以後當思我,舉國若狂欲語誰?”我等想念他,更希望在台灣的他無恙、長壽。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