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煤化工投資方向信息分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01 18:15:23  


  作者:蔣明桓 寧波 投資

  先就股市這方面亂說幾句。8月最後一個交易日上證指數可以說讓上證月度指數擊穿了2007年十月以來的的運行通道的下限,不管這種跌法正常不正常,這種小概率的事件畢竟發生了,這導致原本運行中的上證指數運行通道被破壞,未來走勢應該在一段時期內指數點位需要做出相對較不樂觀的修正,然而。看未來發展,我認為形勢還是可以樂觀的。正如巴曙松先生說,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的增長基本可以確定是V型反轉,一季度6.1%的增長,二季度7.9%,這個增長是超過了很多人的想象的,現在公布的是同比,如果是公布環比的話,會非常的強勁,大致估算了一下,二季度跟一季度環比17%、18%左右,環比是超前指標,就意味著三、四季度的增長也會非常強勁,從趨勢來看,這樣一個V型反轉的持續、一個短期的小高點應該在2010年的一季度,幾乎可以確定的是應該會超過10%的增長。從這個意義上,股市正在等待經濟基本面的配合,以退為進,蓄勢整理中,成長還是主旋律。這種情況,浮躁要不得,信心比股指更重要呵呵!  

  國務院前幾日有開會討論產能過剩的問題。正如東方早報發表媒體評論員馬紅漫所說的那樣,從大勢上看,結構性調控政策成為一段時間的“主旋律”,這意味著針對整個市場的所謂利好政策將會逐步消失,市場將在沒有政策利好的背景下運行。而從具體的投資機會看,儘管理論上講結構調整有利於大型龍頭企業,但是預計未來的政策將更加側重於環保、節能減排等技術標準。煤化工作為國家點名要治理產能過剩的產業,個人以為確實是應該在環保、節能減排等方面先有恰當的解決之道後,方可大力發展。新華網曾經就中國煤化工發展情出過一個專稿:《上下半年“冰火兩重天” 煤化工萬億投資苦覓方向》,個人覺得是個有價值的信息,曾加以整理與歸納.有關內容如下。

  一、發展煤化工的背景 

  高油價是發展煤化工尤其是現代新型煤化工的最根本原因。我國是富煤少油缺氣的國家,煤化工尤其是新型煤化工,不僅是出於經濟性的考慮,更是出於國家能源安全的考慮。但由於煤化工是高耗能、高污染、高耗水的產業,同時還面臨著技術、市場和資源環境約束的風險,發展煤化工既有機遇也有很大的風險。煤化工產業分類見下圖。

  二、以煤制油為代表的煤液化產業風險與前景 

  1.技術風險 

  目前煤制油技術只是從實驗室進入中試,還存在比較大的難關.如神華煤直接液化項目曾開車試運行,但在50%的低負荷運行狀況下,不到7個小時就發生故障。2008年5月,在排除部分設備缺陷和調整工藝後二次開車,儘管成功運行了100小時左右並生產出氫氣,但同時也出現了平衡閥和蒸汽閥異常的問題。 

  2.價格風險 

  過去一般認為原油價格在40美元以上時,煤制油是有吸引力的。不過,煤制油的成本也在提升。過去煤液化燃料生產成本約在2000-2400元/噸(褐煤價格按150元/噸,煙煤價格按180元/噸),如煤價上升到350元/噸,生產成本上升到約2810-3020元/噸, 煤制油成本價約為每桶45美元。

  如果考慮到國內煤價已從過去每噸200元上漲到800元, 在目前4噸煤產出1噸油的情況下, 每100萬噸煤制油項目僅工藝裝置投資就高達100億元, 煤制油成本測算高80美元, 如果未來油價在每桶60-70美元,煤化工項目可能會變得無利可圖。 
    
  3.資源、環境風險 

  煤化工產業的發展對煤炭資源、水資源、生態、環境、技術、資金和社會配套條件要求較高,一些地方不顧資源、生態、環境等方面的承載能力,出現了盲目規劃、競相建設煤化工項目的勢頭,如不及時糾正,必將帶來巨大損失。

  首先,煤炭資源的制約。煤制液體燃料用煤量大,一座年產250萬噸的煤炭直接液化廠,年需要煤炭1100萬-1500萬噸。如煤制油工廠服務年限50年,煤礦回采率40%,需要可采儲量13.7億-18.7億噸,而且要求煤質穩定。 

  其次,水資源的制約.我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占世界的四分之一,水資源分布十分不均。而目前規劃的大型煤炭基地基本處於缺水地區,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全國水平的十分之一。一個百萬噸煤制油廠可能要消耗千萬噸的水。不合理的煤化工規劃將會直接影響當地經濟社會平穩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 

  最後,環境因素的制約。作為一個高污染、高安全要求的行業,煤化工項目大多在煤炭主產區,環境容量有限,通常排污總量已經用完。有沒有排污容量是新上項目的必要條件。另外,引起全球氣候變暖的CO2排放也須引起注意。一個年產油品300萬噸的間接煤液化廠,原料煤生產部分排出的CO2就達880萬噸。 

  4.發展煤制油產業的未來政策取向與展望 

  兩三年前,煤化工的大發展還一度被寄予厚望。當時,國家發改委的一份《煤化工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徵求意見稿)曾透露,2006年至2020年,中國煤化工總計擬投資1萬多億元,計劃在全國打造七大煤化工產業區。 

  如今,整整兩年過去了,早就成文的《規劃》仍束之高閣。非但如此,國家發改委更在今年8月份下發了《關於加強煤制油項目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其中要求,除神華集團煤炭直接液化項目和神華寧夏煤業集團與南非薩索爾公司合作的寧東煤炭間接液化項目這兩個示範項目外,一律停止實施其他煤制油項目。
 
  總體上,煤化工技術在‘十一五’只處於產業化示範階段,主要工作應是完成產業化的示範工作,以防止盲目上馬,導致不必要的嚴重損失。目前主要是由若干家大型企業先行試驗,如果試驗結果不好,就要堅決叫停相關項目的進一步發展.如果試驗結果,再通過比較、分析, 合理規劃,有序發展,促進煤炭向深度加工發展。規模化發展可能發生在‘十二五’中後期或2020年前後.

  三、煤化氣:一種未來煤化工發展的新路徑  

  1.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組成結構與選擇 

  我國能源結構一直都是以煤炭消費為主。在中國一次能源消費中,煤炭占了69.5%,原油占18.3%,天然氣只占3.4%,水電、核電及其他能源占7.5%。

  按照這樣一個能源結構,水電、核電及其他能源(包括太陽能)要從7.5%的比例提升到20%,要把7.5%的比例迅速提到20%是不現實的,而投資規模非常巨大,估計需要2000億-3000億人民幣的啟動資金,而且水電、核電、太陽能都是見效周期長的行業,水電、核電作為我國的主導能源這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不具備爆發性提升的可能性,而且這其中2000億-3000億啟動資金需要國家財政直接介入,產業投資規模更要超過1萬億元。 

  從我國現有的能源體系出發,能源結構調整應考慮幾方面因素:一是盡快實現以氣體能源為主要能源;二是應該推行石油獨立供給制度;三是能源轉型不能太急。這些因素都決定了我國應集中開發煤炭。所以,我國能源結構的改造就是要立足這69.5%的煤炭來改造。

  2.目前煤炭利用存在的的問題與對策 

  作為我國的主要能源,占據中國能源消費結構近7成的煤仍有很大的用武之地,絕對不應只被當作煤來用,而應讓它從各個領域發揮作用, 而關鍵在於一種合理的使用方式。 

  目前,中國使用煤炭的主要的問題是環境影響大;其次是物流成本過高,因為煤炭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區,需要通過海運和鐵路運輸,對整個中國的物流的衝擊比較大。為此,需要借助大規模技術革命提升煤的利用方式,將煤轉變成一種清潔能源。通過氣化使用煤,使中國的煤炭利用達到一個世界級的水平。這是解決上述幾大問題的一條出路。 

  具體而言,煤炭的氣化銷售有三種方式:一是先氣化再銷售。在產煤區就把煤氣化,建立全國的出氣管網,把氣化煤從管網直接從產煤區運到消費地區。二是先把煤氣化再液化冷凍起來運輸。三是在維持煤炭大規模運輸的前提下,強制終端用戶限期使用氣化煤,也被稱作“整體煤氣化蒸汽聯合循環電站工廠”,也就是將煤炭氣化再淨化成合成氣,把剩下的固體廢渣、廢料做成建材,再實現餘熱利用,相當於是“一煤多用”。 

  上述三種方式可同時起步。此外,政府應注重建立全國的輸氣管網,將產煤區和消費區直接聯繫起來。這樣,物流成本可大大減少。煤炭氣化與煤液化相比優勢在於,氣化成本最低, 節約了物流費用,實現‘一煤多用’.

  3.煤化氣產業未來發展展望 

  我國北方煤炭產量這麼高,如果推行這一方法,煤炭價格會不升反降,因為供需之間的關係更加明確了,相當於通過國家輸氣管網將電廠或用戶和產煤區統籌到一起。而氣化煤輸氣管網的建設原理、建設路徑基本與原油管網相同,這方面技術也非常成熟,具有可行性。 

  如果通過使用排污收稅、氣化補貼等方式推行煤氣化,三年內就可達到15%的氣化煤水平,五年內可達到30%-40%的氣化煤水平, 五年內我們就能把中國的能源使用帶到一個很高的世界級水平,最終能使占我國能源結構70%左右的煤炭實現清潔使用,且達到世界頂端水平。中國能源安全在未來十年內不太可能出問題,而中國的工業也能獲得相對低廉的成本。此外,更為重要的是,如果我國20多億噸煤的氣化使用和輸送方式一旦得以解決,不但是我國在21世紀重要的生產方式和生存方式的改變。而且這對中國生態環境也是有利的改善,對全球能源結構轉型更是巨大的推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