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東寧 四川省綿陽市 新聞系學生
如今許多人把論文視作一種明碼標價、公開買賣的商品,有些人把論文代寫、代發當作一種牟取錢財的途徑。(《武漢晨報》4月12日)
為什麼中國教育遲遲不能振作起來,特別是高等教育遠遠不及國外的大學,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中國教育與中國食品一樣,許多的都是摻入“三聚氰胺”的假貨。假如連學習成果都可以是假的,那麼,為什麼有那一句“畢業等於失業”伴隨著我們大學校園四年的光陰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當下以畢業論文為基礎,斷定一個學生能否順利畢業的高等教育制度下,如何把論文寫的漂亮就是大學生畢業前最為頭痛的事情。因此,聰明的商家總在此時“磨刀霍霍”,從英語四六級到研究生考試再到公務員考試的槍手橫行,從教授論文的抄襲剽竊,再到職稱評比的論文買賣,這類性質相同的的泛濫很快便催生了一個新的職業:論文掮客,在論文買賣過程中,論文掮客聯繫買家、寫手和論文買賣公司。這就好像一直以來的有考試就會有作弊一樣,這同時也就是中國教育從頭到腳,從小到大都必須面臨的一個嚴重弊病。
至於為什麼“論文掮客”如此吃香,想必大家都十分清楚。小小的一次投資買賣,可能換來的是升職加薪以及聲名遠揚,當然包括學生們最頭痛的畢業論文問題;既然連教授們都對於論文抄襲、剽竊以及各種形式的摘抄樂此不疲,那麼一個學生的一次兩次小聰明似乎也就說得過去。
然而,作弊總是不對的,好比縱火殺人也不會被社會所接受一樣。筆者不管對於買家、賣家還是槍手都不待見。看似很多的從幾百元到上千元的稿費酬勞中,掮客付出的是思想,一種中國教育最缺少的東西。這顯然是一筆不錯的收益,總比那些出賣身體的小姐賺取的幾個痛苦錢來得有價值,利己又利人,似乎沒什麼不妥。可是,作為一個自然人,要遵循自然規律,作為一個社會人,要遵循社會道德規範,作為一個文化人,要對得起自己的尊嚴。
雖說論文的確可以變成一種明碼標價、公開買賣的商品,但思想卻是無價的。在我看來,出賣思想比出賣身體換來的銅板更加惡臭。一個毫無節制地揮霍自己思想的人,從來都不是一個合格的文化人。往往這些掮客,也都只是“先百度後谷歌”,再複制粘貼,删删改改才拼凑出一篇論文出來。內容儘管精彩,但內涵與實在卻可能是千篇一律的修改版罷了,筆者確實不敢、也不願意去花這種錢。
事出必有因,腐敗與失敗往往都是不完善的制度培養出來的“弗蘭肯斯坦怪物”。這些“論文掮客”其實就是中國教育制度以及其他各類評比制度下衍生出來的後果。這也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教育制度職稱評比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