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韋弦 北京 國際問題學者 來源:《聯合早報網》
國際金融危機導致世界力量對比發生深刻變化,突出體現在新興大國崛起步伐加快。而在新興大國中又數中國和俄羅斯崛起較為顯眼。
5月1日,中國上海世博會成功開幕,20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出席,世博外交格外引人關注,被國際社會看作是中國影響力進一步上升的表現。
5月9日,俄羅斯舉行紀念反法西斯勝利65周年盛大活動並舉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紅場閱兵,並首次邀請北約軍事部隊參加,包括英法美等西方大國在內的代表都將出席。俄羅斯通過盛大閱兵不僅回味前蘇聯的輝煌,激發俄羅斯民族的大國情懷,而且向國際社會展示其日益恢復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
俄羅斯周邊外交頻頻得分
其實,俄羅斯大國實力的恢復不僅體現在紅場閱兵,還體現在近來其周邊外交頻頻得分,在周邊多個戰略支點國家影響力大大提升。
首先是對烏克蘭外交扳回一局。在今年2月份烏克蘭大選中,親俄羅斯的地區黨領導人亞努科維奇擊敗親西方的季莫申科,當選新總理。這改變了烏克蘭顔色革命以來親西方勢力主導的局面,俄羅斯重新恢復了在烏克蘭的影響力。
隨後俄羅斯又趁熱打鐵,與烏克蘭簽署了“天然氣換基地”協議,通過折價向烏克蘭輸送天然氣換取烏克蘭允許俄黑海艦隊在烏境內駐扎期限延長25年,進一步鞏固了俄在烏克蘭的戰略存在。
其次是在波蘭總統墜機事件中巧妙度關。波蘭前總統卡欽斯基向來對俄羅斯沒有好感,其在俄羅斯境內墜機身亡一度引發人們對俄波關係可能複雜的擔憂。
但俄在事件發生後,以真誠、負責的態度迅速展開調查,及時公布結果,並積極做好國際社會尤其是波蘭的工作,有效化解了一場潛在的外交危機。而波蘭國內政局面臨新的分化組合,對今後波俄關係發展不僅沒有衝擊,反而有利於兩國關係的進一步發展。
第三是在吉爾吉斯斯坦政局突變中再度得分。吉爾吉斯斯坦原總統巴基耶夫一直在美俄間搞大國均衡外交,不斷向俄抬高要價,引起俄不滿。在吉爾吉斯斯坦發生政變後,俄羅斯總理普京不僅第一個與吉爾吉斯斯坦反對派領導人通電話,還承諾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公開支持反對派。
美國一度還試圖與巴基耶夫的代表聯繫接觸,對政變的態度舉棋不定,但最後迫於形勢發展也不得不跟隨俄羅斯承認現實。吉爾吉斯政變中,俄羅斯外交可謂“再拔一籌”,在吉影響力明顯提升。
這三件事情都發生在俄羅斯周邊,反映出近年來美歐等通過顔色革命、北約東擴、反導部署等對俄羅斯周邊進行步步緊逼的進攻態勢正在發生攻守變化,俄在與美歐的地緣戰略較量中逐步贏得了主動地位。
俄羅斯強勢崛起的內外機遇
俄羅斯的戰略進取性不僅體現在周邊,還體現在其對其他地區的影響力也在逐步恢復。
2個多月來,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總理普京展開了密集的首腦外交活動,分別訪問了拉美的巴西、委內瑞拉,亞洲的印度,歐洲的法國、丹麥、挪威、奧地利和烏克蘭,出席了金磚四國第二次領導人會議,首次核安全峰會。在這一系列的雙邊、多邊活動中,不僅展示俄羅斯的存在,發出聲音,還簽署了多項有關能源、軍工、經貿方面的合作協議,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擴大了俄羅斯的影響力。
俄羅斯國際影響力的日漸上升源於內外兩大因素。首先是國內因素。國際金融危機一度對高度依賴能源出口的俄羅斯衝擊較大。但隨著世界經濟逐步走出低谷,國際原油價格不斷攀升,俄經濟狀況日趨好轉,綜合實力再度上升,對外影響力日益提高。而與西方國家尤其是歐洲多國政局動蕩相比,俄政局總體穩定,發展模式的吸引力尤其是對周邊國家的吸引力增強,這給俄擴大國際尤其是周邊影響力奠定了基礎。
另外一個是外部因素。俄羅斯無論是在周邊外交頻頻得分還是在拉美、亞洲乃至歐洲展開密集外交,都與奧巴馬低姿態的外交風格和重啟美俄關係的外交政策密不可分。
如果沒有美國的低姿態,俄的一系列外交動作勢必引起美國的強烈反彈和反制,很難取得理想效果。正因為奧巴馬目前把主要精力放在國內的醫療、能源、金融等各項改革攻堅上,外交重點放在阿巴新戰略和伊核問題,希望與俄羅斯共同推動核裁軍和國際防擴散進程,對俄羅斯借重依賴增強,因而對俄羅斯在烏克蘭、吉爾吉斯斯坦甚至在美國後院拉美的外交舉動都相對保持低調。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俄羅斯外交日趨強勢、美俄關係不斷改善同時,中美之間從年初以來圍繞奧巴馬見達賴、對台軍售、谷歌退出、人民幣匯率等問題摩擦不斷。中美俄大三角關係呈現了美俄關係緩和、中美關係趨緊的不平衡狀態,俄羅斯在中美俄三角中的戰略借重地位因而提升。
目前,雖然中美關係出現了緩和,但由於美國國內對中國未來發展方向的焦慮在上升,對中國挑戰美國世界老大地位的不安上升。因而,美國為了增加對中國快速崛起的對衝籌碼,可能會逐步增大對俄羅斯的戰略依賴。如果那樣的話,俄羅斯在美國外交戰略中的地位將會進一步上升,俄羅斯的強勢崛起將贏得越來越大的外部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