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計生政策應當“還利於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12 16:53:35  


  作者:李修樂 河南省平頂山市新聞中心 新聞

  獨生子女費獎勵標準提高100%,農村獨女戶獎勵標準提高50%,減免新農合參合費用,發放助學金……平頂山市湛河區在國家、省、市人口和計劃生育獎扶政策的基礎上,又自主出台涉及教育、生產、生活、就業、醫療、養老等10個方面的優撫政策共41條,在年均發放的320餘萬元的獎扶資金中,僅自主提高獎扶部分就達到109萬,占全部獎扶資金的30%以上。(據《平頂山日報》5月13日報道) 

  我國自70年代初開始逐步實施人口和計劃生育政策,1982年計劃生育被確定為基本國策,並寫入新修改的《憲法》。計劃生育政策實施的實施,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良好的人口環境,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據國家統計局2008年11月份發布的報告顯示,三十年來,中國少生4億多人,使中國“13億人口日”和世界“60億人口日”的到來時間都推遲了4年。如不實行計劃生育,我國的資源、環境將面臨更為沉重的壓力,人均耕地、糧食、森林、水資源、能源等將比目前減少20%以上。

  不可回避的是,人口和計劃生育政策在產生巨大經濟、社會效益的同時,也帶來的諸如老齡化嚴重、性別比失調等一系列問題。僅就養老這一個方面來說,目前,第一代獨生子女在撫養下一代的同時,不得不承擔起四位甚至八位老人的贍養義務,尤其是在廣大農村,老人在沒有退休金、養老金,子女更是不堪重負。

  然而,與之不協調的是,目前計劃生育產生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多體現在社會宏觀層面,從家庭和個人角度去衡量,還遠遠不夠,因此,如何最大程度上“還利於民”,讓計生家庭盡享“人口紅利”,從而消除計劃生育帶來的負面效應,是各級政府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退一步來說,堅持讓人民群眾充分享受計劃生育政策所帶來的經濟、社會效益,本身就是促進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有效開展的重要措施。以平頂山市湛河區為例,由於“還利於民”的“反哺效應”,該區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長率嚴格控制在10.02‰和6‰以內,全區獨生子女家庭年均增長率超過11.7%,計生工作連續多年位居全市城區前列,並跨入了“省級優質服務先進區”行列。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來,國家已經開始逐年加大計生投入力度,出台了針對計生家庭的眾多優惠、獎扶政策,比如“六十歲以上老人發放補貼”、“獨生子女家庭傷殘補助”等。然而,相對於快速增長的國民經濟和日益嚴重的人口問題來說,這些還不夠。而做為地方政府,也應該效仿平頂山市湛河區的做法,自主提高獎勵標準,擴大獎扶群體,增加獎扶項目,最大程度上“還利於民”,只有這樣,方能解決計劃生育帶來的社會問題,促進社會的和諧、可持續發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