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應全力發揮軍事“非暴力運用”效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15 11:36:28  


  作者:Roger HK Chien  USA  Retire

  軍隊之暴力與非暴力運用 一國武力的運用有“暴力”與“非暴力”兩種形態。

  所謂軍隊“暴力運用”就是指軍事武裝衝突或戰爭;而“非暴力運用”則包括“軍力展示”、“軍事演習”、“軍事訪問”及“國際救難參與”等等,其目的在向對象國展示自己軍事實力,實質上是進行威嚇以消弭對方挑戰己方的“自信度”,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美軍對中國的“非暴力運用”及其戰略企圖 

  美國是將其軍隊非暴力運用的效果發揮到極致的國家,她的航母戰鬥群游走世界各地,展示其強大武力,赫阻潛在的對手來維護美國“國家利益”。

  美軍最近一次的“非暴力運用”是在今年7月初,美原計劃針對朝鮮涉韓“天安號”艦沉沒事件,在黃海(韓國稱之為“西海”)地區進行一次震懾朝鮮,以核動力航母“華盛頓”號為首的美韓軍演。後經中國強烈表態反對後,美國終止了原先規劃而將演習改在日本海(韓國稱之為“東海”)進行。7月25日,美韓兩國出動20餘艘艦船、200架飛機以及8000名陸海空三軍人員,舉行了自1976年以來,美韓最大一次規模的軍演。然而,8月5日,美國防部新聞官莫瑞爾在例行新聞會上卻再次表示,針對“天安號”事件的聯合軍演雖已結束,但目前正在準備年度美韓“乙支自由衛士”演習。他說“美第七艦隊航母‘喬治•華盛頓號’將參加在黃海的軍事演習。” 

  前次美國或由於因韓國主導黃海軍演而誤觸中國敏感神經,在遭中國強烈反對後總算“急踩刹車”,終止了“華盛頓”號進入黃海計劃,也避免了可能衍生與中國必須硬碰硬的尷尬危機。事件的演變或可稱因其初始“思慮不周”所致,但在中國已經嚴正表態反對美國在中國周邊進行的此類具有威嚇性的演習之後,美國仍然再次決定派遣航母至黃海參加韓美軍演,則不能不說此舉對對中國具有相當的“挑釁”意味了。

  為何美國一再的企圖在朝鮮周邊掀起爭端?由地緣關係上看,東北亞周邊各國均與朝鮮半島事務息息相關,而由經濟角度看,中國是美國主要貿易夥伴和債權人之一,俄國則是世界主要能源儲備和輸出國,日本與韓國亦是重要的美元資產擁有國,東北亞地區對於美國而言,實際上是具有無比重大戰略價值的。若說中東地區的能源對美國具有在全球“上游控制的價值”,則東北亞地區就對美國就具有在“全球整體影響力升、貶的價值”。正如同美國聲稱全球十六個海上交通要道是美國家利益一樣,在東北亞“抑制中國的崛起”也正逐漸成為美國的“國家利益”之一,當前美國正在將自2001年以來的反恐戰略重心,重新調整到對全球潛在對手的遏制這件事務上來。美國在此一地區所表達的強硬信息並非旨在威嚇朝鮮,而在針對此一區域的潛在競爭對手---中國,通過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以強化美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是此次美航母企圖再次進入黃海的頭號“戰略目標”。

  美將南海問題國際化的企圖 

  美國對中國的遏制來自於對中國崛起的恐懼。美國克萊爾蒙特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馬克•赫爾普林(Mark Helprin)今年5月17日在美國《華爾街日報》撰文指出,由於美軍在西太平洋地區缺少足夠的海、空軍力量,未來台灣最終接受中國統治後,美國在太平洋地區建立的聯盟將面臨瓦解。日、韓及東南亞國家甚至澳大利亞等國家為避免出現附屬關係,都將與中國達成某種協議。而對於新的政治格局,各國所作的首要貢獻將是取消其國內的美國軍事基地。此外,因中國在積極建設其遠洋海軍,一旦中國海軍主宰了外圍海域之後,中國就必將前往太平洋的中心地帶,最終中國將擁有它自己的美洲基地。因此,馬克•赫爾普林警告說,如果美國再不警醒,等待美國的將有可能是毀滅性的結果。

  我們無法判斷馬克•赫爾普林的文章對美國政府的決策有多少影響,但至少近期許多跡象顯示,美國對中國的積極遏阻作為似乎正全面展開。今年稍早中國曾將南海稱為是中國的“核心利益”,借此表明中國將在南海維護自身利益的企圖。而美國務卿希拉里就在7月23日出席17屆東盟地區論壇外長會議時,在越南河內向中國發出強烈的訊息,也高調宣布南海爭端的解決是美國的“國家利益”和“外交重點”,並試圖拉攏東南亞國家“挑戰中國”。台北的《中國時報》7月27日透露一個細節,美國務院事前就曾“提醒”陪同希拉里東來的美國記者,“不要錯過希拉里在越南開會的講話”。這應該反映美國企圖將南海問題擴大成“國際問題”,是美國務院早就事先妥當研究好的事。

  希拉里的講話當然不只是圖取悅與中國在南海地區存有爭端的各國,她同時也給韓、日和印尼等在此一地區具國際事務重要性角色的國家吃了顆定心丸。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美國對南海事務系採取置身事外的做法,而希拉里的講話反映美國將改變此一態度,直面的走到挑戰中國主權利益的對立面。香港《南華早報》就認為希拉里在南海爭端問題上給一些國家“壯膽”。東盟地區論壇會議召開之前,各國外長們與中國外長都曾舉行過正式的年度會議,然而,只有菲律賓曾向中國提出過南海問題。然而,美國對南海問題態度的轉變,卻給各國提供了一種安全感,在23日論壇開始時,已有包括文萊、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以及印尼、歐盟、澳大利亞和日本等11個東盟成員準備好針對中國的南海聲明。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近日報導,中美兩國一直在進行地緣政治優勢爭鬥。過去的一周內,這種爭鬥進一步升級。報導稱中國擁有彈道導彈、巡航導彈等先進武器裝備,具備對西太平洋美軍事基地和艦艇等實施精確的“非核打擊”能力,在未來的軍事危機中,中國足以發動攻擊,迫使美軍離開中國海岸,甚至削弱美軍插手發生在台灣、南海或者日本地區軍事衝突的能力。在最壞的情況下,中國可能會認為可以使用快速常規打擊,迫使美軍離開西太平洋地區。報導認為,美軍在這種情況下除了使用核武器,幾乎沒有其它選擇。

  動用核子武器的威嚇,美對中國“軍事非暴力運用”的赫阻,似乎有再上另一高峰的趨勢。

  中國已非昔日吳下阿蒙 

  過去,面對美國的戰略進逼,中國一般都採韜光養晦、不於爭鋒的態度因應,但是,中國畢竟是一個經濟已經崛起以及軍事與政治正在崛起的大國,中國是一定要走上世界舞台與美國比肩而立的,不可能總是忍受美國的咄咄逼人。要阻止美國的進逼,就必須對美國圍堵行為劃下紅線。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中心秘書長葉海林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對於美航母再次進入黃海並不感意外,但也不擔心美軍會對中國產生什麼實質上的威脅。因為中國雖沒航母,但卻有與航母對等的威懾手段。葉海林說,當下最重要的關鍵是,中國不能縱容美國,養成他們一個“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習慣,更不允許美國把威嚇行為升級成中美間的一個話題,從此借這個話題訛詐中國。必須要讓美國明白“來了後果自負,不來也不會得到任何回報”。
  當然,要能夠反制美方的軍事訛詐,自身也必須有相應的反訛詐能力。事實上相比於20年前美國對中國的種種制裁、96年的“台海危機”以及10年前在“炸館事件”和“南海撞機”等前後的中美危機事件中,中美兩國的實力對比,基本態勢在某些層面上已有相當大質上的變化,在經濟、軍事,政治盟友的國際環境等方面,雖然大致上依然是“美強中弱”的形勢,但已不再是一面倒的情勢,總體發展的態勢出現犬牙交錯,中國有超前有落後的局面。

  例如2007年1月11日大陸軍方首度發射導彈在太空中進行擊落了一枚已報廢氣象衛星的試驗,引發舉世注目,並使得美國大為吃驚與重視。《簡氏防務周刊》當時報道分析大陸系採用了改進過的“開拓者一號”(KT-1)火箭進行了該次測試。另據大陸官方新華社2010年1月11日發出消息指稱,大陸在境內完成一次導彈攔截技術試驗。美國五角大樓新聞發言人也在第一時間證實監測到從大陸兩個不同地點起飛的導彈在大氣層外發生碰撞。這是中國首次公開類似攔截導彈的軍事活動消息。此外,美國航空航天界權威雜誌《空間與太空技術》周刊近日報道,美國情報部門有關人員向該周刊透露,美國東部時間2010年4月11日下午3時26分,美國監視中國的偵察衛星“長曲棍球”II雷達成像新型的間諜電子偵察衛星在經過中國上海空中時,遭到中國反衛星武器“攻擊”,失效長達27分鐘,讓美國大感恐慌。

  除了前述幾項中國科技令美國不得不謹慎以對的科技成果外,還有由中國研發可由陸基發射的反航母東風-21D導彈,據傳也將成軍部署。該型導彈命中精度足以在1500公里以外的地方,突破最先進航母的防禦系統打擊航行中的航母。有分析指稱該導彈被稱之為航母殺手,並將改寫長期以來由美國主導的傳統海上軍事遊戲規則。美聯社8月5日就有文章指出,中國的DF-21D導彈將顛覆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強大軍事統治。美國海軍學院的副教授Toshi Yoshihara也表示:“在美國靠近並反擊之前,中國就可發射並打擊美國航母。航母殺手導彈不僅對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們具有心理影響,同時表明美國不再能統治自二戰後長期獨霸的廣闊水域。也由此引發的事實就是--對海域控制再也不能自以為是了。”  

  中國應拿出所有家當,將軍事“非暴力運用”推到最高點 

  日本《外交家》雜誌引述美國南加州大學學者丹尼爾•林奇的觀點說,美國現在宣稱它的國家利益不能順從中國對南海領土的主權,這是對中國雄心的一個“蓄意的挫敗”。他稱,中國會極為憤怒並尋求對抗美國的手段,但可能找不到有效的方法。另外,由於被廣泛視為美國封鎖了中國宣布的國家核心利益,中國的國際聲望將遭受打擊,這對一個崛起的國家來說影響重大,使中國看起來“不再是那麼不可戰勝”。

  而俄羅斯infox 通訊社評論員諾維克夫則表示,美國總是帶著一種優越感判斷其他國家,自認為掌控了對世界的未來與命運的評估權,但實際上他們考慮的只是自己的利益。他認為“中國人更應做好研究,獨立地拿出令人信服的戰略發展評估報告向世界說明,不應將這種命運發展的宣講權讓美國人放在手中拿捏。” 

  傳統上中國較少在軍事上發揮其“非暴力運用”的技巧,而多是秉承兵法上“能而示之不能”的原則隱藏實力“以待敵之可勝”。我們並不確知中國軍事實力的底線何在,但由媒體所公布的若干信息中,我們也相信中國即使不能在方方面面勝過美軍,但在許多關鍵領域也應該也已將美國遠遠拋在腦後。目前美國對中國遏阻已進入實質下手階段,除了軍事上的威嚇、訛詐;在東北亞、東南亞並企圖聯合其它周邊國家對中國崛起進行抑制。中國目前正走到歷史上崛起或挫敗的十字路口,或者像拔除了爪牙的獅子,從此聽從農夫的擺弄;或者隱藏實力等待決戰給敵人一個“意外”。然而,軍事建設的主要目的還是在“消弭戰爭”,而保留實力或展現實力,將對戰爭進程具有決定性影響力。中國若還不想與美國進行“武力對決”,就必須盡最大的力量將自己軍事實力完整展現,為美國劃下“紅線”。事實上,軍事力量“非暴力”的展現不但能阻止戰爭發生的可能性,還可確實向周邊國家傳遞楊外長所說的“天堂很遠,中國很近”的實際訊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