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讓老百姓出行更方便,才是四部委多思考的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30 23:11:58  


  作者:左擔道 江蘇徐州 職員

  當大量良田變成一幢幢建築群,城市象吹氣球似的無限擴大。尤其在一些城市都設有“科技園”“開發區”。將企業遠離城區,及大大小小衛星城的做法,作為傳統代步工具的自行車,因為工作場地和生活區域距離增大,愈來愈無法滿足平民百姓出行的需要,將逐步地退出歷史舞台。
  世界上,任何舊事物的消失都將有新事物代替。雖然城市在無限中擴張,而中國城市的公交系統卻滯後蹣跚。公交公司除了將每輛公交車去掉座位,讓那些該坐著的乘客卻站著之外,增加幾輛無法滿足現實需求的車輛之外,對於市民擠不上車,車廂過於擁擠的交通現狀,顯得那麼愛莫能助。
  相信如果我們的政府能為我們的民眾提供快捷舒適的公交系統的話,我想對於那些買不起車、燒不起油的普通民眾,公交將是最佳怎擇。然而正是由於公交車三轉兩轉耽擱浪費大量的時間,外加車廂擁擠污濁的乘車環境之外,更糟糕的是遇到高峰時刻,我們的市民甚至等上三班、四班都擠不上車。如此情況下,老百姓選擇放棄傳統的自行車,以及公交純粹是一種無奈。不是自願相反則是為惡劣的交行狀況所逼。
  選擇另一種代步工具成為市民的一種必然。電瓶自行車比起摩托車衝擊力小,行駛速度慢更安全;比起汽車其綠色:沒尾氣不燒油噪音小。更重要的是,其價格便宜讓老百姓可以用得起——乃至被稱為平民車,也已成為老百姓出行最看好最有前景的必然選擇。然而禍從天降:由公安部、工信部、國家工商總部、國家質量總部聯合發文的限期淘汰電動車的通知,徹底打壞了老百姓繼續延續的好夢。
  四部委聯手不可謂不隆重、不可謂不重視,其雷厲風行、團結一致的作風,本應讓老百姓稱讚。然而細看規則,在這大動干戈之下,竟是引用12年前出台的頗有爭議的舊國標。比如將電瓶車限速20之不合理規定,筆者親自測試過:騎自行車多蹬兩圈,30速就已經不止。如今12年過去了,民眾所盼望的新國標依然沒有出台。這不得不讓民眾疑惑:我們政府官員在這12年裡都做啥子了,其發布通知的雷霆速度和效率為何卻沒有體現出來呢? 
  對於電瓶車混亂的管理是應該的,但作為國家頂級政府機關在發布文時一定要切會實際,要更具有說服性、合理性,這才能維護國家政府機關的尊嚴和面子。其通知最大的理由就是電瓶車造成的安全事故:但私下認為關於電瓶車帶來的安全問題並不具備出文的說服性。電瓶車這幾年瞬間崛起,其在民眾普及其數量之多,在中國沒有任何一種車輛可以與之披靡的。電瓶車危險性遠比不上摩托,電瓶車彼此相撞很少會發生機毀人亡的情況,反而電瓶車被汽車撞擊後果最嚴重。電瓶車所帶來的安全問題很多是操作者違章造成的,但更多的人還是很遵守交通法規的,其不應該成為約束電瓶車發展的理由。那些遵守交通的人沒義務為違章者買單,更不該將罪責歸於電瓶車上。
  淘汰電動車並不是不可行的,但至少要讓老百姓出行方便的公交系統搞好之後,給老百姓多一個選擇。讓老百姓出行更方便,才是四部委多思考的事。不要因為汽車是官員車,電瓶車是百姓車,就給予歧視和過度關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