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美必將成為親密的情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28 09:38:47  


  作者:郭希明 美國 學者

  研究未來學,有一個問題讓筆者經常在思索,世界經濟全球化是人類的未來發展的大方向,但現在為什麼被質疑?為什麼受阻而停滯不前?該怎樣啟動新一輪世界經濟全球化高潮呢? 

  有人認為新一輪世界經濟全球化高潮需等待新一輪技術革命的興起. 

  筆者不這樣看.筆者認為新一輪技術革命己經在上個世紀未產生,新技術產業化在形成中,而不論信息,生化,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等新技術的產業化的大發展,正需要世界各國從市場資金人才上的合作。只有合作才能加速新技術產品化的研發和促進新技術產業化的新興產業的發展。對當前世界經濟全球化受阻,有技術研發問題,但主要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組織問題和文化問題, 現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秩序產生許多問題,而能夠處理和化解問題的組織機制還很弱.怎樣加強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組織機制建設呢?

  首先必須有共識. 世界這麼大要達成共識是很難的.當今各國都面對一大堆難題從自保角度出發,無法形成加強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組織機制建設的共識.世貿組織無法向前發展,g20也被譏為空談俱樂部.  

  因此筆者認為世界經濟全球化必需經歷地區經濟一體化,作為貿易大國還應.重視國與國之間的市場一體化.擺在中美兩個世界上最大貿易國面前很現實的問題,一是共同維護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共同推動亞太經濟一體化進程,另一個更重要更急迫的問題就是加強中美全面合作的穩定性,推進中美經貿科技文教合作向更廣更深方面發展,向中美經貿市場一體化發展. 

  四十年前尼克松先生的破冰之旅,不僅看到美中聯手扼制蘇聯擴張的重要性,還看到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認為中國市場足以支撐美國一百年的發展.這就是歷史眼光. 

  中國要從経濟科技文教各方面追上美國的發展水平非一個世紀不可,鄧小平先生也有這個清醒的認識,堅持發展一百年不動搖。

  從發展階段上.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而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經濟合作是發展互補型合作,從合作上說,發展互補型經濟合作是最有利的一種合作;從當今世界上也很難找到像中美這樣長期穩定前景無量的超大市場. 因而中美合作最有利潛力最大的合作。

  從地理環境上說,兩國關係最難處理是地緣衝突和地緣衝突造成的歷史仇怨。中美沒有爭奪生存空間這核心利益上的矛盾,沒有侵害對方仇怨難解的過去。中美關係沒有這些外交上的難題。

  而兩國處在大洋的兩岸,中國可以作為美國進入亞洲市場的門戶,而美國可以作為中國進入美洲市場的門戶。因此美國著名戰略家布熱津斯基從世界發展的大棋局中看美中關係,認為美中是“天然的盟友”(---見布熱津斯基的名著《大棋局》) 

  作為未來學人,展望未來.不論兩國之間從經濟,外交,軍事,還是從科技文化方面,還是從亞太地區方面,以及從我們共同的地球村上看,都面臨一大堆難題,如果中美這兩個優秀民族合作,就會推動各方面發展得更快,展望中美合作的未來,相信可以寫出一本很精采的書來。

  從理論上講需求是創造發展的最大動力.而四十年合作的時間考驗,也證明中美合作不僅解決了扼制蘇聯擴張這歷史大難題,扼制了恐怖主義泛濫,還對對這次抗擊百年一遇特大金融危機都發揮了非常重要作用. 

  但穩.定的合作不僅需要利益的紐帶,還需要更多的各方面的共識,由於冷戰時期的思維定勢在兩國一部分人頭腦中存在,還很難一下子清除,兩國合作內容很廣而合作機制不夠完善,無法規範合作行為,因而也不時產生磨擦。而探索創新機制首先要擴大共識.

  作為有歷史感的中美領導層和中美思想庫都在為擴大中美合作共識而努力.通過領導人的回憶錄,通過有影響力的著作,讓兩國民眾特別是年青一代加強對兩國關係的了解。而兩國學術界教育界都把了解美國了解中國當作最重要課題。

  舉些例子,美國薩繆爾森的《經濟學》,最大讀者國不在美國而在中國。中國研究經濟的,學習経濟的幾乎人手一册.我回國時,一些朋友愛和我討論美國的小政府大社會是怎麼運作?到美國我也很驚訝,世界的漢學中心在美國,許多美國漢學研究著作都比當今中國兩岸的“學術名星”紙片紛飛的商品化的中國文化論要扎實的多.<<孫子兵法>><<三十六計>等中國兵學名著不僅出現在美國軍校的課堂上還出現在商學院的課堂上.我的美國朋友也愛和我討論中國經濟的規劃和調控問題. 

  現在美國是中國學生留學的首選國,在美國留學生中增長最快的囯家是中國,我相信中國很快也會成為美國學生留學的首選國,.隨著中美合作的加大加廣加深.中美合作其他方面共識會越來越多. 

  由於歷史發展.世界正走向多元化,美國必然面對眾多強勁的競爭者,這種強勁的競爭者早在蘇美對抗時期己形成,當時美國把主要精力花在與蘇聯的軍備競賽上,而日德法等工業強國在和平中發展,在資本密集型知識密集型產業在這些高利潤的工業化強國的支柱產業中日德法等早己是美國的強勁對手;在金融業美國也受到英囯日本強勁桃戰;在新興技術產業上美國還受到印度韓國強勁挑戰。但世界上一些國家吸取了日本言論挑戰美國的教訓,而總在向美國灌注中國威脅論的迷魂湯,希望再從美中對抗中漁翁得利。

  美中之間沒有核心利益的衝突。從立國方針上中美治國都是有共和的理想,外交是貿易立國而不是武力兼並式,中美兩大民族都是追求和平反對戰爭的。所以中美在二戰中聯手抗擊法西斯,四十年前聯手扼制蘇聯武力擴張。蘇聯解體後又聯手推動世界經濟全球化。而中美経濟合作對世界經濟全球化起示範作用。在傳統產業上中美是互補的,而新興技術產業,大家都在起跑點上,空間廣闊得很,最好與最有創造力的對手合作攜手並進,新興技術產業合作將是中美擴大合作的重要的增長點。

  一個優秀的民族和一個優秀的競賽選手一樣,是不應害怕競爭對手,而是歡迎競爭對手,去尋找競爭對手, 和平競爭的目的不是誰消滅誰。而是為了人類的發展,就如棋賽為了棋藝,球賽為了球藝,你把對手都打倒了,也不是件快樂的事。打開中美關係之門的乒乓球是鍛煉身體鍛煉靈活性的一項很好又簡便的體育運動。但今天世界乒乓球運動發展卻遇到危機,中國老搞幾連霸,讓世界各國對乒乓球失去興趣,人家不玩了,你跟誰打?現在中國必需輸出乒乓球技術去培養對手. 

  中國人把“生遇知己”和“棋逢對手”都當作人生最大的樂事。因為能夠真正促進人進步的是強勁的對手,而不是成群的“粉絲”。如果你不進步你落後了“粉絲”也會散去。很奇怪,人生中最好的朋友往往就是最強的競爭對手,而最理想的情侶往往也從一場最激烈的比賽中尋得.為什麼呢?因為真正會欣賞人需要有眼光,而真正的優勝者勝就勝在有眼光. 

  中美在文化上是有許多差異,文化是人類生存的夢想生存的智慧和生存的方式的歷史結晶體。追求真,善,美,這是人類共同夢想。生活方式,生存智慧,由於生長土壤不同歷史経歷不同是有許多不同。中美在思維方式,生活方式上都有不同,各有偏重.但這並不阻礙中美合作,因為中美兩個民族都有包容務實的智慧。

  世界文明衝突最突出的是宗教信仰衝突。但兩國都是多種宗教共存共和的。中國城市在過聖誕節也很熱鬧。在美國許多美國人也參加華人的春節過大年慶祝活動,在節日裡共同表達對世界的感恩之念和對世界的美好祝願。

  中美是人類歷史產生的兩個各有春秋旗鼓相當的極有競爭力的優秀民族,。正是因為極具競爭力,而這種競爭力又是從不同文化土壤上產生的各有特色的異質競爭力,異性相吸,讓兩個民族互相吸引,越走越近而結成情侶。因為要選擇情侶,首先要考慮到,近親繁殖只能讓後代智力衰退。

  由於中美合作發展,現在兩國人民對對方文化的興趣都非常濃厚。這次習近平訪美,美國接待方面在尊重中國文化上是下了功夫,而習近平訪美在尊重美國文化和展示中華文化方面也表現得很得體很成功。

  習近平訪美在情人節中溫馨進行,為中美合作的親密關係升溫。

  有評論懷疑地問這種親密會持久嗎?還有評論充滿醋意地說,作秀一埸,分岐依在;同床異夢,中美雙方沒有新的蜜月期可以過了。是這樣嗎? 

  正常的情侶關係是平靜的,而爭吵也難免,何況中美關係正處在全面合作的磨合期,磨合期是艱難時期,而中華獅和美國鷹又都有很強的個性,是被歷史寵慣了的孩子。因而在磨合期爭吵是常事,大吵也可能。但好在這兩個歷史的驕子是優秀的,有足夠的智力判斷形勢處理問題。因而爭吵之後一陣親蜜是必需的也是必然的。

  因此筆者認為,儘管許多人不樂意.但決定兩個民族的命運是兩個民族的智慧。用智慧化解中美合作的障礙,中美最終必定成為親蜜的情侶.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