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落實“一國”意 笑對“兩區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04 16:23:35  


 
  從某種意義上講,香港與大陸、澳門與大陸都是“一國兩區”,這次台灣拋出的“一國兩區”與港澳模式的區別,說到底就是個最高治權的問題。按照大陸執政者的意願,當然是想采港澳模式,而且在大陸看來,港澳高度自治,一國兩制對港澳的民眾有百利而無一害,台灣應該接受才是。但台灣顯然不肯,執政者不願意引導民眾接受,本來全世界的領導人就都喜歡以人民利益的名義遂行其“寧為雞口不為牛後”之實的,何況現在台灣的民眾對大陸的很多方面還不滿意。所以,如果堅定地追求港澳式的“一國兩制”,那麼實現統一可能困難重重?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比如某一方的政治體制出現重大變化),大概要等到大陸非常強大,美國放棄台灣,台灣失去了一切與大陸周旋的能量,不得不接受的時候。然而這一天的到來,要多長啊!能確保一定順利到來嗎? 

  所以,既然這種“整碗捧來”式的統一還很遙遠,現在不妨接過台灣此招,以利加快統一。具體方式就是落實“一國”意,笑對“兩區”說。笑對的方法,就是在治權問題上採取探討的態度(大陸把“和平統一”在提法上改為“和平發展”,本身也已淡化了敏感性),而在落實“一國”內涵之事上採取趁熱打鐵的態度。大陸應該立刻把棒接過來,並且持續地問台灣:一國如何體現?怎樣開展更廣泛的合作,以體現一國?

  這樣,文化、教育甚至軍事、和平方面簽署協議的話題,就會升溫,升溫了就會有共識,有共識就可共同來做事,對那些無共識的議題,就找出分歧之所在,先易後難逐步解決。這樣,統一的速度就可以加快。古人雲:“將欲取之,必姑與之”(這個取不是取台灣,而是取得國家的統一),又雲“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在處理兩岸關係時,有些方面,不妨多些彈性,要多多培植互信互讓的氣氛,充分顯現兩岸一家的親情。只要有利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有利於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就應該大膽地去實踐。畢竟,兩岸統一或一定程度上的統一,不僅會對解決南海、釣魚島等問題帶來極大的便利,更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最強大的基礎。國民黨口口聲聲講仁者以大事小,智者以小事大,大陸不妨讓他們說出來,你要什麼樣的仁,同時應該盡可能讓他們的“智”陽光化,使其只能攤開來講,無法一直玩拖延。相信用這樣的方式來看待這次的“一國兩區”說,就可以乘勢而上,借板起跳,開創兩岸關係的新局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