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國文化為何總是“被韓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25 00:11:34  


 
  漢字應該改姓“韓”?

  這一論調,據稱首先是來自韓國首爾大學歷史系教授朴正秀。

  根據國內的報道,2006年10月,韓國《朝鮮日報》採用了首爾大學歷史教授朴正秀的文章,他認為,是朝鮮民族最先發明了漢字。

  朴正秀說,經過他十年研究和考證,漢字最早是由朝鮮民族發明的。後來朝鮮人移居中原,把漢字帶到了中國,才形成了現在的漢文化。他建議韓國政府理直氣壯地恢復使用漢字,並向聯合國申請,把漢字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這一舉措,隨即引發了廣大中國網友強烈反彈。經過搜索後,大家才發現“韓國人發明了漢字”這個話題,早在2002年左右就已在一些國際論壇上炒得沸沸揚揚,代表性觀點就是:“商以前,韓國人住在山東。後來韓國人入主中原成立了商朝,並發明了漢字,但這種文字不能和所有部落語言相適應。只有華夏部落忍受下來並發展了和其相適應的語言,而周朝打敗了商朝,韓國人退出中原後,就拋棄了漢字重新使用以前的韓語。”

  假如他們的觀點成立,那我們使用了幾千年的漢字,豈不是應該改名叫“韓字”才對?

  面對韓國學者一套又一套的“論據”,中國民眾覺得又好氣又好笑。“韓國人真是慷慨,發明了漢字自己不用無償送給中國,而自己又另外弄了一套”……這樣的諷刺語言,在中文論壇隨處可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