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天價相聲 平民藝術為什麼那麼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02 12:08:52  


  中評社香港1月2日電/《中國文化報》報道,每年央視的春節聯歡晚會上,相聲演員馮鞏總會以一句“觀眾朋友們,我想死你們了”開場,這親切的開場白透露出觀眾對相聲藝術的重要性。與這種平民化表現形成強烈反差的是:近年來,相聲越演越貴,6888元、8888元這樣的“天價”票時常叫賣於江湖。以北京市場為例,從2006年平安夜北京亮馬河大廈高價推出德雲社相聲專場,到2009年底郭德綱、小沈陽、潘長江“三足鼎立”高端消費市場,再到曹雲金、李菁、何雲偉等人也相繼宣布舉辦票價近萬元的新年相聲晚會。人們不禁要問,這些演出何以走高價位?究竟是物有所值還是市場畸形?

  相聲何以走高價位

  2007年的元宵節,郭德綱在北京推出2880元的相聲夜宴,其經紀人王海就票價解釋:“開出高價票是為了滿足不同的消費群體,千元票價主要針對高端客戶。開奔馳、寶馬的人需要更舒適的環境聽郭德綱說相聲,這些票的成功賣出,說明大眾是可以接受的,這本身也大大提高了這場演出的檔次和規格。”曹雲金也公開表示:“票價高主要是因為高檔餐廳本身消費高,大家一是衝這兒的高檔晚餐來的,二是衝iPad的抽獎禮品來的,最後才是衝我曹雲金的相聲來的。”

  那麼,誰來消費這些天價相聲呢?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用“送禮消費”指明了“天價相聲”的消費方。“送禮消費”指此類“天價演出”的埋單者大多不是以享樂為目的,而是以應酬、答謝為目的,請客戶、領導等利益相關者“好吃好喝好玩,在愉悅的環境中輕鬆應酬”。“中國的送禮傳統是根深蒂固的,很多人以為這些天價的演出是給富人消費的,但富人也不見得都很看重或喜歡相聲,更多的還是公費支出,送禮消費了。這和喝茅台的不一定買茅台是一個道理。”他說。

  記者聯繫到一位曾經聽過“天價相聲”的人。他告訴記者,消費這種相聲並不是因為自己喜歡,而是陪同領導宴請。“其實大家的心並不在包袱、段子上,而是通過這種新鮮又愉快的方式營造一種洽談氛圍。請客的和被請的都感覺很爽,平日里不好開的口在這種場合就能輕輕鬆鬆地談了。有時候算下來,價格和平日里吃飯、送禮的錢差不了太多。”

  不管大眾質疑的聲音有多強烈,“天價相聲”依舊此起彼伏,而且每次在正式開演前總會爆出話題新聞,是否存在著有人故意炒作市場的嫌疑?還隱藏著什麼深層的用意?對此,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研究所所長吳文科表達了疑慮:“此類天價票真正能賣出幾張?有誰能核實?”某廣告公司老板葉盛貴的公司經常參與慶典演出的服務工作。他告訴記者:“在這些活動中,明星助陣已成行業常態,明星拿到的多是出場費,活動方賺的則是名聲。對主辦方來說,他們是不會在乎那一場演出能收回多少門票錢的,這只是另一種廣告形式罷了。以明星為噱頭,策劃一系列宣傳方案,到演出結束時,各方都達到了炒作、宣傳的目的,可謂各得其利。”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