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先鋒死於進化中:美國藝術另類空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5 08:25:54  


 
  到了80年代,另類空間已經經歷了20年的發展,一些較為開放的另類空間開始思考如何衝破“非營利性”這一束縛,其中少部分的另類空間開始通過銷售門票等方式來獲得收入;另外一些則完全退出了策展的角色,變作僅為先鋒藝術家提供場地的藝術空間。同時,持續的發展讓另類空間變得更多樣化:一些像三藩市藝術家電視頻道(San Francisco's Artists Television Access)的空間專注於影像藝術;而拉丁同性戀藝術家聯盟(Lesbian and Gay Latino Artists)則專注於拉美血統的同性戀藝術家。各種各樣的藝術理念在另類空間裡得到了空前的自由。但正是這種帶有偏激性的先鋒,成為了隨後到來的美國文化戰爭的“靶心”。

  由於政治的權術爭鬥,美國右派政客極力以“傳統”、“禮儀”作為自己的形象標簽,對社會和文化領域施加壓力,從而引發了文化界的一場動蕩。右派保守分子攻擊一切和傳統觀念相悖的理念,並依靠其權力迫使藝術界往傳統的方向靠攏。全國藝術基金會迫於政治壓力於1981年取消了對藝術批評家的贊助,間接影響了藝術界的“自由度”。另類空間的展覽多涉及民族、宗教和性(同性戀和亂倫)等敏感話題,遭到右派政客和學者的猛烈抨擊。國會最終以“藝術需傳播文化與道德的典範”為由,取消了全國藝術基金會對另類空間的贊助。

  由於傳統的回歸,架上藝術迅速收回失地,重回到藝術的主力軍隊列中。公共贊助的撤出、普羅大眾的迷惑和文化界對先鋒藝術的邊緣化,致使另類空間在90年代急速萎縮,多家另類空間在資金短缺的窘況下不得不退出藝術的舞台。這其中,便有著名的倫道夫街道畫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