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先鋒死於進化中:美國藝術另類空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5 08:25:54  


 
  由於另類空間的觀眾多為年輕藝術家或藝術院校的學生,這些受眾群多為低收入人群,空間很難通過提高票價增加收入。隨著公共基金投入的減少,如今的另類空間更多依靠私人機構獲得贊助。“另類空間也是一個機構,這就表示它必須要有一個企業化的管理方式。”著名的藝術籌資人傑夫•瓊斯(Jeff Jones)說,“好的藝術家和好的藝術品並不足以讓一場展覽成功,重要的是有一名合格的策展人;同樣一個好的空間也需要一名好的總監管理。這個總監必須懂得金融管理。或許另類空間的式微正是因為自身的特點導致——藝術家可以做好作品,可他們多數不懂MBA,不懂得怎麼去打動贊助商。沒人贊助,空間就沒有資金。”

  窮則思變。一些另類空間開始通過其他途徑增加收入。哈特福特藝術通道(Real Art Ways in Hartford)在1996年開設了一間電影室。這家電影室以播放獨立電影和國外電影為主,吸引了一批電影愛好者。在首年就為空間增加了8萬美金的收入。次年,空間不僅增開了一間電影室,還開了一個小酒吧供遊客休憩。此外,Aljira空間則開辦設計培訓室。這兩家另類空間通過“自力更生”逃過了資金鏈斷裂的厄運。但這些行為並非所有另類空間都能接受,有些藝術家諷刺這種行為使另類空間淪落為“小玩意的批發中心”;這些理想主義者們仍苦守著“非營利”這一特色,不願向現實低頭。

  進入新千年後,又有一批另類空間陸續關閉。如今,作為發源地的紐約只剩下5家主要另類空間,其中創辦於1976年的P.S.1 依靠紐約當代美術館(MoMA)這一靠山而得以穩步發展,成為美國最負盛名的另類空間。不過就在今年年初,P.S.1 因為藝術家安•麗芙•昂(Ann Liv Young)的表演過於偏激而中止其表演,並禁止其再次踏入P.S.1作表演。這事件使其作為另類空間的先鋒性遭到質疑(面對輿論壓力,P.S.1最終在今年8月底同意藝術家再次進場表演)。

  另類空間的先天不足是否最終會導致其滅絕?喬斯•梅茲•吉爾摩基金會主席(Joyce Merz Gilmore Foundation)羅伯特•奎(Robert Crane)說:“藝術生態和大自然一樣,需要多樣性。越來越多的另類空間關閉會影響整個美國藝術生態。我覺得政府和基金會都有義務支持另類空間的發展。”傑夫•瓊斯支持這種想法,他認為達爾文的進化論並不適用於藝術界。“在自然界是適者生存,但藝術界如果也奉行這一做法,那會適得其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