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先鋒死於進化中:美國藝術另類空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5 08:25:54  


 
  倫道夫街道畫廊由幾名藝術家共同創辦。該空間最初因為地處倫道夫街道而得名,但由於租金上漲,空間很快就轉到密爾沃基北街。倫道夫街道畫廊先後替超過1000名藝術家舉辦展覽,包括徐冰、羅伯特•布蘭可(Robert Blanchon)和羅絲•馬丁(Rosy Martin)等。此外,空間還定期出版一本名為“P-Form”的雜誌。這本雜誌主要關注行為藝術和多學科藝術,在當時引起不小反響。但隨著空間不斷壯大,資金的投入也越來越大。在建立初期,空間僅需要5名志願者負責日常事務;10年後,空間不得不聘請5名全職員工打理,每年的運營經費達45萬美金。

但繁榮並不能掩蓋空間自身的弱點。在1995年,總監皮特•塔布(Peter Taub)請辭,成了空間衰敗的導火線。“我自問無力再支撐這個空間的運營,無奈之下只能選擇離開。”他後來回憶說。“空間本身缺少一個長期的計劃,而且沒有資金支持空間運作。”隨著資金短缺,總監和其他職位不得不減薪;最後空間因招不到總監而陷入混亂,迫使其在1997年暫停營業。董事局和員工舉行了會議,並邀請學者、其他機構代表和其他另類空間負責人一起商討對策。大家表示願意贊助其進行最後一個項目:T-race。但孤注一擲的結果並沒替空間換來新生的機會。終於在1998年初,這家經營了19年的另類空間正式關閉。

  倫道夫街道畫廊的壽終正寢恰好揭示了美國另類空間的兩大弊病:首先是如何用一份微薄的薪酬吸引到一名具備金融管理能力的總監;沒有一名合格的總監,任何機構都無法健康、持續的運轉。其次是,空間如何在辦展的同時增加其他收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