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意作家論孤獨 用數學概念解讀人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07 10:23:48  


意大利“80後”作家保羅·喬爾達諾
  中評社香港3月7日電/《北京晨報》報道,前晚,意大利“80後”新銳作家保羅.喬爾達諾攜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最新小說《質數的孤獨》,與中國“80後”代表作家張悅然進行對談。二人所談圍繞“孤獨”這一當代年輕人的共同話題。有意思的是,粒子物理學博士出身的喬爾達諾與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張悅然,用書中數學的“質數”概念討論孤獨這一感性話題,喬爾達諾表示,人的成長就是逐漸變成質數的狀態,但這種狀態是真正能夠感受到自己獨一無二的一種方法。

  於1982年、以處女作小說《質數的孤獨》獲意大利最高文學獎斯特雷加獎的喬爾達諾,在書中描寫了一男一女,他們都有痛苦的過往,同樣孤獨,同樣無法拉近和其他人之間的距離,就像孿生質數(質數是除了一和它自身,不能被其他任何自然數整除的數字。其中有一類質數,它們位置相鄰,中間只被一個偶數隔開,稱為孿生質數,如11和13),彼此鄰近卻永遠無法靠近。張悅然對該書中的這一有趣概念表示,這本書不同的地方是,感覺就像在大海裡很難找到可以抓住的讓你有支撐的情感力量。不管是作為父母和下一代的親情,還是愛情、友情等所有感情,你都會發現沒有一個感情讓你覺得有確切的形狀可以抓住,可以作為一種力量。

  “質數”式的人也令人聯想這是對互聯網時代年輕人狀況的隱喻,對此喬爾達諾表示,我們成長的過程就是逐漸地經過痛苦的過程,變成一種質數的狀態,或者一種孤獨的狀態。這是一種分離的狀態,但如果不經歷這個狀態,人生不會很完整。“就我本人來說,我出生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而青少年時期正好是9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在意大利,從美國引入了很多音樂以及其他的文學模式,往往是帶有很強的衝擊感,給那個年代成長的人形成了一種痛苦。進入孤獨、進入質數的狀態是真正能夠感受到自己獨一無二的一種方法。現在很多人在網上的時候,他實際上是在感受另外一種孤獨。我比較擔心現在的這種狀態,人很少有時間思考自己真正的行為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