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億元大劇院遠離“民生文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13 10:59:53  


  中評社香港3月13日電/中國網報道,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圖書館副館長陳力說:在中部某地區出差時,他參觀了當地新區建成不久、投資過億的一所圖書館,然而,被稱作當地“標誌性文化工程”的圖書館里卻看不見幾個讀者。
  
  有媒體曾報道,自國家大劇院竣工以來,全國30多個城市新建了投資在億元級別的大劇院,總投資大致超過了100億元。其實,30多個城市興建大劇院等文化設施的初衷雖好,但是隨之帶來的問題卻是消費、運營成本非常高。特別是這種奢華文化場所距離老百姓較遠,難以讓老百姓得到真正的文化享受。而這種盲目建造大劇院的思維模式,勢必帶來投資大、開銷大、維護運轉成本高等一系列難題,尤其是需要巨額資金支撐,這已經讓一些地方財政不堪重負。

  億元大劇院已經偏離了文化發展的軌道,是不正確的文化發展觀。大劇院、奢華文化設施並不代表文化的發展方向,僅僅是一個文化的“外殼”。

  文化的內涵在於要讓大眾接受、喜歡、參與、感動,而奢華文化場所恰恰違背了這種發展模式,讓大眾心疼這種鋪張浪費,產生逆反情緒。比如,馮驥才委員就表示了擔憂,“國家的文化形象不是靠文化場館來樹立的。”這就充分說明,我們一些地方官員對文化的理解非常淺薄,不注重文化的內涵,僅僅注重文化的表面建設,缺乏對文化滲透性和覆蓋性的理解與推崇。這樣的奢華文化設施建得再多,建得再豪華,再具有標誌性,也難以發揮出文化真正的傳承、推廣、普及的作用。

  因此,筆者以為,各地爭先興建奢華文化設施之風當刹。對於投資巨大的文化設施的申請、建設,有關部門要嚴格掌握,科學調研和論證,尤其是國家文化部門、財政部門要立下“規矩”,對於一些脫離“民生文化”的項目不能審批,確保文化設施建設的資金用到刀刃上,用到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千萬別再讓一些地方政府拍腦門決策,興師動眾,勞民傷財,讓奢華文化設施缺乏“文化味”,缺乏“文化力”,最終成為一些官員自娛自樂的產物。正如九三學社文化教育專業委員會成員閆賢良所言:“文化設施需要建,但不是奢華型,而是基層的、社區的。老百姓提高文明素養,不是靠幾個博物館和劇場就能馬上解決問題的。投資加大是對的,但一定要落實好,一定要遠離政績工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