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另類”諜戰劇受質疑:就像怪味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11 11:27:53  


  中評社香港3月11日電/《南方日報》報道,不論是《風語》里那個整天糾結於兒女情長的天才數學家陳家鵠,還是《借槍》里那個為女兒的一塊錢學費而四處奔走的情報組長熊闊海,最近熱播的這兩部打著“諜戰”旗號的電視劇都與人們心目中的諜戰劇相去甚遠。沒有險境叢生的潛伏,沒有刀光劍影的暗戰,甚至連節奏都比傳統諜戰劇慢了一拍“就像一顆怪味豆,說不出滋味。”有觀眾這樣評價。

  這樣兩部“另類”諜戰劇,不約而同地遭到了口碑的兩級分化。支持者認為這兩部劇開創了諜戰劇的模式,而反對者則大批其“打著諜戰幌子騙取收視率”。在諜戰劇已經泛濫的今天,這個並不算華麗的轉身到底是一次創新的嘗試還是失去了原本諜戰劇“抓人”的精髓所在?對此,觀眾、導演各有各的說法。

  質疑

  披著諜戰外衣的生活劇?

  如果拋開歷史背景和人物性格不談,《風語》與《借槍》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很生活。從007到餘則成,特工給觀眾留下的印象無不是身懷絕技、精明能幹、深藏不露,最起碼,夠深沉冷靜。但“特工”陳家鵠與熊闊海的出現卻完全顛覆了這個形象。陳家鵠不僅在第一集中就咋咋呼呼地展現了“咆哮帝”的架勢,在之後的劇情中著墨最多的也不是他如何破譯密碼,而是他與妻子惠子之間的山盟海誓,悲歡離合;而《借槍》中的熊闊海則更像是個窮困潦倒的小人物,生活窘迫到為了一塊錢四處奔走,還不惜使用江湖騙術以解燃眉之急。

  “這明明就是‘民國版《蝸居》’嘛。”在《借槍》的貼吧里,隨處可見這樣的評論。而對於《風語》,觀眾的批評則更加直接:“婆婆媽媽,兒女情長,披著諜戰外衣的瓊瑤劇。”對於這種質疑之聲,《借槍》導演薑偉說:“誰說諜戰劇就必須要像《潛伏》?我只是在嘗試不一樣的風格。”但在很多劇評人看來,兩部電視劇的失敗之處不在於“另類”,而在於失去了諜戰劇的緊張與懸念的同時,也失去了生活劇的接地氣,從而變成了一個十足的雞肋。

  “看到窮困潦倒、當賣一空的熊闊海還穿著白綢睡衣的時候,觀眾已經可以確定,不必再浪費自己的時間了。”劇評人司南說,細節決定成敗,而顯然,《借槍》不屬於成功的示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