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基金會難為藝術生產買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28 10:33:13  


 
  搞好基金會 先要學理財

  2006年底,孟海東接任北京市文化發展基金會秘書長,當時,基金會的管理和資金都已經出現了問題。文化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讓他敏銳地意識到,一定要成立專項基金。“專項基金的最大特點是專業化,專款專用,集中團隊力量辦好一件事。”孟海東說,“以前基金會是先策劃後拉錢,找不到錢,活動也只能作廢。成立專項基金則是先有錢後搞活動,這樣不僅保證了資金到位,還避免了拿著項目去找錢,企業會有一連串的附加條件。”

  於是,近幾年,小澤征爾藝術教育專項基金、京劇藝術發展基金、北京當代藝術推廣基金、宋莊當代文化專項基金、中德文化專項基金、中日文化專項基金等先後成立。這種觀念和方法上的轉變使北京文化發展基金會迅速回到了良性發展的軌道。

  “藝術類基金會發展緩慢,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內部管理薄弱。”孟海東坦言,“我們現在根本談不上有基金會運作的專業人才。藝術類基金會運作的專業性不強,因此,在項目的選擇、評估、宣傳中都容易出現問題,基金會的自身造血功能以及保值增值也難以發展。資金來源困難,又造成了基金會不會雇傭高素質的人才,進而影響到基金會的專業化發展。這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1995年,因梅蘭芳京劇團重建應運而生的北京梅蘭芳藝術基金會,也意識到了人才對基金會發展的制約。秘書長周鐵林告訴記者,目前基金會工作人員除秘書長外,只有一個辦公室主任、一個會計和一個出納,僅有的三四個工作人員根本沒有精力,也沒有能力去開拓基金會的相關工作。周鐵林認為,到了借助社會力量來發展基金會的時候了,基金會必須要有經營、管理性的人才,要健全各項制度,進行專業化運作。

  今年4月,基金會聘請了福建某集團董事長出任常務副理事長,周鐵林明白,中國的藝術基金會還處於起步階段,沒有好的經驗可以借鑒和參考,一切只能在摸索中進行。這幾個月來,基金會在制度管理等方面已開始初見成效,成立專家委員會,建立會員制……周鐵林希望,懂經營的專業型人才的加入,能夠使基金會的運作有所突破,希望基金會不再只是被動地等待捐贈,希望它增加自身的造血功能,從而創造一個新的未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