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
讓藝術與基金會一起擁抱未來
上海大劇院藝術總監錢世錦至今還記得幾年前音樂劇《劇院魅影》登陸上海大劇院時的情景,“一家化妝品企業答應提供400多萬元的贊助。然而,隨之而來的是長達數頁的媒體回報條目:電視要上幾次、報紙整版廣告要做幾次等等,要求十分苛刻。”
原中央芭蕾舞團團長趙汝蘅也談到,在創作芭蕾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時曾有某機構願意出價30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但條件卻要交換該劇在全球的十年版權。藝術和商業也許並不矛盾,但在商業贊助中,商家過分突出自身要求,卻容易造成喧賓奪主的局面,多少讓藝術有些尷尬。所以,作為藝術與資本之間的中介,基金會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美國,有4萬餘家藝術基金會,每一個藝術家或藝術機構在需要資金幫助時,都會去尋找與自己對口的藝術基金會支持。而我國的藝術基金會,僅有區區幾十家,這其中除了北京文化發展基金會、北京文化藝術基金會等由政府支持的公募基金會有持續的資金注入,其餘大都面臨著生存的挑戰。
藝術基金會窘迫的生存現狀和國內基金會發展的大環境不無關係,雙重管理、稅收政策等先天不足制約著基金會的發展,不斷湧現的新問題也考驗著基金會管理者的智慧。尤其是公眾對慈善公益組織的質疑,不可避免地影響到藝術基金會。實際上,包括藝術類基金在內的這些公益組織,其透明度確實非常低,甚至有的基金會擁有的僅僅是一個名字而已,公眾找不到有關他們的任何一點信息。在全社會都在呼籲透明化的時候,藝術基金會能否積極披露相關信息,在透明的基礎上建立公信力,對提高自己的募資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藝術基金會在我國的歷史畢竟只有短短的20多年,作為新生事物,其賴以成長的制度環境尚不成熟。在今年民政部的民政工作年中分析會上,民政部表示,將對公益慈善類、社會福利類、社會服務類社會組織,履行登記管理和業務主管一體化職能。雖然此前這樣的消息已經出現過很多次,很多人將信將疑,不知道這次會不會有實質性進展,但不管怎樣,這次表態,起碼表明政府今年已經加快雙重管理體制改革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