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打一場漢語保衛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01 10:37:42  


 
  “其次,強調英語不直接‘借用’漢語,漢語卻屢屢照搬英語,看上去有道理,好像不平等,實際上忽略了一些基本的歷史事實。那就是近代以來,由於歷史原因,中國文化對外國文化的吸收比較自覺,比西方接受中國文化的程度要高得多。”其實打開胸襟放眼看去,任何一種語言都有外來詞,只是因語言類型的不同形成天然的“親疏遠近”,例如英語大量借用法語詞,日文片假名大量借用漢字,而不少日文片假名漢字又被中文所借用回去,變成了新的中文詞,如“料理”、“冠軍”、“民主”、“科學”等。

  另一點,字母詞的使用實際上也符合了人們的語言生活越來越“經濟化”的傾向。就像“高級中學”早已被我們簡化為“高中”一樣,能用“CT”指代的事物,不一定非要每次都說成“電子計算機X射線斷層掃描技術”;在華的留學生都知道“HSK”指的是漢語水平考試,反過來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中國人在日常交流時也用“HSK”而不是它的中文名。考察語言交流的性質時尤其要注意具體的語境。

  在這場爭論中,李明潔也看到兩個有益的方面。一是人們對漢語文化安全的擔憂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值得尊敬的;其次,外來詞的“進口量”增大正是一個國家對外政治、經濟、文化交流頻繁的一種表征,而越來越多的人們感受到了這一點。“法國社會學家塔爾德說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對立是一種特殊的重複。”李明潔說,這次爭論包含著人們對於外來詞成為語言事實的關注,包含著特別可貴的全社會對於語言文化的重視,“否則吵不起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