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圓明園獸首回家路:這是利益和公理的博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06 07:48:53  


  中評社香港5月6日電/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曾對火燒圓明園做出憤慨而生動的比喻:“一天,兩個強盜闖入圓明園,一個掠奪,一個縱火。”在這封1861年寫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中,雨果還表達了自己的願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法國會把這份戰利品還給被劫掠的中國。152年後的今天,圓明園文物終於開始走向回家之路。

  4月26日,法國皮諾家族在北京宣布將把圓明園鼠首、兔首無償送交中國。一時間,媒體和網絡熱議,世界拍手稱讚。“歡迎回家!”無數網民首先送上美好祝願。歡欣鼓舞之餘,人們開始回顧圓明園獸首一波三折的歸途,更為理性地看待圓明園文物與流失海外的文物回流。

  從構件到遺珍

  圓明園,清朝五代皇帝歷經150多年傾心營造的皇家宮苑。圓明園獸首,作為這座宮苑中中西文化結合的產物,是圓明園建築園林藝術的時代見證,也是“萬園之園”變為荒地殘垣的歷史見證。

  圓明園和兩個附園——長春園和綺春園(萬春園),並稱“圓明三園”。三園之景多以水為主題,因水而成趣。在長春園北部,有一組特殊的建築——由於乾隆皇帝的獵奇,模仿法國園林建造的西洋宮殿,俗稱“西洋樓”。西洋樓吸收歐洲巴洛克建築樣式,建成“西洋十景”,內有諧奇趣、萬花陣、養雀籠、方外觀、海晏堂、遠瀛觀、大水法、觀水法、線法山和線法墻等十餘個建築、噴泉和庭園,於乾隆十二年(1747年)開始籌劃,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基本建成。其造園形式為法國“勒諾特”風格,但在建築裝飾方面採用了不少中國傳統手法,可謂中西合璧。西洋樓的主體之一,是人工噴泉,時稱“水法”,數量多、氣勢大、構思奇特,諧奇趣、海晏堂和大水法是其中的三大歐式噴泉景觀。十二生肖獸首銅像,便源自海晏堂門前最具中西合璧特色的那組噴泉。

  十二生肖獸首銅像,是海晏堂“十二生肖報時噴泉”中的構件,為十二生肖銅首石身造型的銅首部分,由意大利籍清朝宮廷畫家郎世寧、法國傳教士蔣友仁設計。據考證,十二生肖獸首人身像,當時以八字形分列在噴水池兩旁,每天會按照時辰依次噴水兩小時,因此俗稱“水力鐘”。正午十二時,十二生肖會同時噴水,景象甚為壯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