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7日電/據大公報報導,2025/26年度衛生方面預算有增無減,開支為1410億元,較去年修訂預算升8.3%,其中經常性開支為1153億元,較去年度升5.6%,當中有1002億元撥款予醫管局。政府消息人士表示,財政預算案提及節省政府經常開支2%,惟本港人口老化速度快,節省後整體開支金額仍比去年上升,強調已壓縮資源,人均開支減少。至於公營醫療收費水平檢討結果預計近月公布詳情,重申檢討與政府整體赤字狀況無關。
醫管局撥款增加3%
醫管局在2025至26年度的撥款為1002億元,較2024至25年度修訂預算增加3%。醫管局表示,公立醫院會在下個財政年度開設約330張病床;增加手術室和內視鏡檢查節數及白內障手術服務量;同時會增加普通科門診籌額,並優化專科門診的分流制度和轉介安排,加強主要慢性疾病的治療和管理以及護士診所服務。
醫院管理局主席範鴻齡表示,感謝政府在面對公共財政壓力下,仍然增加醫管局的撥款。醫管局會配合政府推出的深化醫療體系改革,持續優化及加強公營醫療服務,惠及民生。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稱,會繼續積極推行各項醫院重建及擴建計劃,包括瑪麗醫院、啟德發展區新急症醫院、廣華醫院二期以及多個坐落不同地區的社區健康中心。
本年度起,醫務衛生局及衛生署將撥款推出新措施,包括醫務衛生局推出為期三年撥款總額為1億1300萬元,用於制訂社區藥物名册及推出社區藥房計劃,並監督醫管局執行相關的工作,令市民可獲得價錢相宜的基層醫療藥物,減輕市民因憂慮長期用藥的經濟負擔而過度倚賴公營醫療系統的壓力。
衛生署則推出為期兩年撥款總額為4400萬元,是用於強化“全校園健康計劃”,為每間學校建議針對性校本措施,改善體能活動和飲食等安排,提升學生身心健康。
另外,發展基層醫療方面,政府今年內會將中西區、東區和油尖旺區地區康健站,提升為地區康健中心。 |